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期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作甚!
〔我是一段很正经的先容〕《冉冉孤生竹》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至于《冉冉孤生竹》的详细创作韶光则难以考证。有人认为此诗是婚后夫有远行,妻子怨别之作;也有人认为此诗是写一对男女已有成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女方遂有各类疑虑哀伤,作出这首感情细腻弯曲之诗。(句读及先容据郭茂倩编《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
这首诗相对付“君生我未生”实在是繁芜得多,由于个中有很多字词须要阐明,我们不妨一边读一边解。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要不都说汉字博大精湛呢,这句便是个代表。光是“冉冉”两个字就很繁芜。现在我们都知道,“冉冉”是缓慢地、渐进地的意思,比如太阳冉冉升起。然而,在文言文中的“冉冉”,就有“缓慢行进的样子”,如“忽见月影下,一青衣冉冉而来。”(《醒世恒言》);又有“浓密迷漫的样子”,如“征云冉冉,土雨纷纭”(《西厢记》);还有“柔弱下垂的样子”,如“冉冉孤生竹”。在本诗中,“冉冉”便是指诗作者(女人)柔弱的样子。
“孤生竹”,独自觉展或孤零零成长的竹子。竹子多为丛生,如果一根独自觉展,则显柔弱。
“泰山”,即大山。“阿”,便是山沟。大山之间的平地。
整句的意思便是“一根孤零零成长的竹子,扎根在大山之间的平地上。”这一句诗,实在可以看作是女子的期盼,她把自己比作一根纤细柔弱的孤竹,希望能够成长在大山之间的平地上(有一位可以依赖的夫君),这样就可以不受风雨了。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这首诗的作者是否已经成亲,存在不合,有的认为是有了婚约而还未成亲,有的认为是刚刚成亲。虽然是否成亲对这首诗的整体理解并无太大影响,但这里也小小地揣测一下。
“结婚”这两个字(为什么说两个字而不是一个词呢?由于“结婚”最初并非一个固定词组,而是表示缔结双方、邦国之间的盟约之义,也有男女结为夫妻之义),我们可以查见唐·白居易《赠内》诗:“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这首诗是白居易与杨虞卿的从妹杨氏结婚后不久,写给妻子杨氏的,是对妻子的表白和告诫。以是,我就大胆地认为是作者刚刚成亲(这一点与后面的“远结婚”也有干系)。
菟丝 女萝
“菟丝”“女萝”,都是蔓生的寄生植物,须要攀缘其他植物之上而成长。“菟丝”是作者自喻,而“女萝”是喻其夫。但是呢,这个比喻很是不同,在古诗中,用“菟丝”来比作女子是常见的,但对男子的比喻多如磐石、如玉树之类,是女子可以依托的工具。而这里,把男子比作“女萝”,也便是须要攀缘成长的寄生植物,这就很故意味了。莫非这男子生性也是柔弱?那么菟丝与女萝就须要相互缠绕、相依为命了。
整句来看,便是“我和你刚刚成亲,就像菟丝缠绕着女萝,正该当郎情妾意、缠绵绸缪(或正需相互扶助、相依为命)。”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我们知道,菟丝是一年生寄生植物,这一特性在古代就已被人们所认知。“生有时”,是说菟丝有繁盛也有枯萎之时。这句可以算作是作者对青春年华短暂的感叹。
“会有宜”,是指适当的韶光。
整句来看,便是“我的青春年华是很短暂的啊,夫妻也该当有厮守的韶光。”(在此处,也有一点污污的想法,在中医中,菟丝子可以补肝肾,紧张运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目暗便溏之肾阴阳虚证。嗯嗯,是的,你没看错,真的是“夫妇会有宜”啊。)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前面说“为新婚”,我认为是说作者是刚刚成亲,而此处的“远结婚”,可以查见元·傅若金《悼亡》诗之三“贫贱远结婚,中央两不移”句(见元·陶宗仪《南村落辍耕录》)。傅若金与妻子孙氏,一个湘中一个汴梁,按现在的公路、铁路线计,皆800多公里。在元代时,这已经是极远的路程了,以是说“远结婚”。当然了,用其他诗句印证一首诗中字词的含义,算是一种不严谨的方法。
“陂”,水塘,这里指水。
整句来看,便是“你我相隔千里而结成夫妇,可新婚之后你我还是相隔千山万水。”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老”,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朽迈”,也便是由于思念而形容干瘪,面貌朽迈的样子。这和“我生君以老”的老字是完备不同的。
“轩车”,指大夫(西周往后先秦诸候国中的官职,位列国君、卿之后)以上所乘有帷幕的马车。见《庄子.让王》:“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这里指作者的夫君所乘之车。或许其夫君是个有品级的官员?
整句来看,便是“苦苦思念你让正在青春的我脸庞干瘪而朽迈,啥时候能看到你的座车归来啊(你咋就不早点儿回来腻)!
”
“蕙兰花”,一种兰花。自古就有用兰花比喻冰洁纯美,这里是作者自喻。
“英”,花瓣。“含英”是指花朵尚未绽放。
整句来看,便是“我心中忧伤啊,我就像那尚未绽放的含羞蕙兰,独自娇艳。”
过期而不采,将随秋草萎。这句,呃,很随意马虎理解,便是“如果你还烦懑点回来采撷,我就要像那兰花一样,随着秋时的杂草凋落枯萎了。”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作甚!“亮”,同“谅”,料想,推测。
“执高节”,执即坚持;高节即高尚的情操。这里指坚持情不他移。
整句来看,便是“(只要)你坚守爱情的刚毅不渝,那我就一定和你一样,守着对你的思念等你归来。”(脑补:假如你移情别恋,远去他乡而忘了我,那么,哼哼……)
回看全诗:
我就像那一根孤独的柔弱的竹子,成长在大山沟里。
我和你刚刚成亲,就像菟丝缠绕着女萝,正该当郎情妾意、缠绵绸缪。
我的青春年华是很短暂的啊,夫妻也该当有厮守的韶光。
你我相隔千里而结成夫妇,可新婚之后你我还是相隔千山万水。
苦苦思念你让正在青春的我脸庞干瘪而朽迈,啥时候能看到你的座车归来啊。
我心中忧伤啊,我就像那尚未绽放的含羞蕙兰,独自娇艳。
如果你还烦懑点回来采撷,我就要像那兰花一样,随着秋时的杂草凋落枯萎了。
(只要)你坚守爱情的刚毅不渝,那我就一定和你一样,守着对你的思念等你归来。
意思大概便是这个意思,但历史上对这首诗的作者是订婚还是成亲,各故意见,而两者所引出的解读是不同的。如果只是订婚,则可看作是作者对订了婚约之人是有疑虑的,毕竟还没有迎娶,你若一去不归,不仅错过了好光阴,更直让我担了浮名。而如果是已经成亲,则是作者因夫君远游而满思念,你个去世鬼娶了我就出门了,我好想你好想你好想你,想得我都老了。
从写作看,作者很善于利用比喻,竹、阿、菟丝、女萝、蕙兰等,不论自喻还是他喻,都让整首诗十分生动。而对感情的抒发,也是层次丰富的,先说自己柔弱孤单的心情,再说我们该当厮守而不得,再叹相隔迢遥而相思极苦,又盼夫君快快回来,末了,又像是自我安慰,又像是——威胁?相信如果此诗寄到她夫君手中,他一定会归心似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