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不雅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候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不雅观也,古人之述备矣。
但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峰潜形;商旅弗成,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高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拍浮;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赏心悦目,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乐陶陶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但是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玄月十五日

译文: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岳阳楼记译文作品赏析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到岳州任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公民安乐,各种败坏的奇迹都兴办起来。
于是就重新修整岳阳楼,扩建了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贤人、当今绅士的诗赋铭刻在楼上,并请托我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我看到那岳州巴陵郡的美好景致,都集中在洞庭湖上。
它衔着远处的山峦,吞下奔驰的长江,浩浩荡荡,湖面辽阔望不到边涯。
清晨朝阳照耀,傍晚暮霭凝聚,真是气候万千。
这便是岳阳楼最壮不雅观的景致啊,古人的描述已经是很详细、很全面了。
然而它北面连通着巫峡,南面延伸到潇湘,贬谪的官员,风雅的文士,常集聚在这儿,不雅观览景物而产生的感情,能够没有差异吗? 且说那阴雨连绵,数月不晴的日子,寒冷的大风呼呼狂叫,混浊的波浪拍击长空;日月星辰暗藏了光芒,峰峦山陵隐蔽起身影;贩子乘客不能通畅,桅杆倾倒,楫篙折断;傍晚笼罩着一片阴暗,猛虎长啸,哀猿啼鸣。
这时登上这座岳阳楼,就会想到自己阔别朝廷,怀念家乡,担心谗毁,害怕讥讽,眼里看到的都是冷落冷落的景象,百感交集,心中的悲哀油然而生啊!
至于那春光融和,艳阳高照的时令,水天相映,碧绿万顷;水鸟飞行栖落,鱼儿浮沉拍浮;岸边和小洲上的芳草,浓绿嫩青,十分茂盛。
夜里,那长空烟雾消散,千里皓月当空,风起时银光浮动,金波跳跃,水静时明月倒影犹如白壁沉浸在湖中,渔歌啊此唱彼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
这时,登上这座岳阳楼,便会心胸开阔,精神愉快,恩宠和屈辱全然忘怀,手捧羽觞临风而立,心中满是喜悦啊。
啊!
我曾经探求古代风致高尚的人的想法,创造有和上述两种不同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由于外物而高兴,不由于个人遭遇的坎坷而悲哀。
在朝廷中身居高位就为公民而忧虑,在山野中隐居就为君王而担心。
这样进身为官也忧虑,退职野外也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他们必定会说“活着界之人忧闷之前而忧虑,活着界之人快乐之后而快乐”。
啊!
如果没有这样风致高尚的人,我和谁能在一起呢?

庆历六年玄月十五日。

作品赏析:

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城西,面对洞庭湖,相传是唐朝初年建筑的,是文人墨客常常登临吟唱的场所。
本文是作者应朋侪滕子京之约而作。
它通过对一样平常“迁客骚人”局限在个人狭窄圈子里的感情的否定,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不雅观点。
这种不雅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性。
它是范仲淹在贬居生活中仍旧坚持政治空想的自我鞭策,也是对与自己有同样遭遇的朋友们的勉励和鼓舞。
全文由扼要的叙事、生动的写景和简短的议论三部分组成。
议论是文章的主旨所在,通过着力的景物描写而突出主题。
篇中写阴雨、明朗的两段笔墨,用语凝练,形象富有特色性,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