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心苦·杨柳回塘】
【北宋】 贺 铸
即《踏莎行》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清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解析】
贺铸的这首《芳心苦》是一种咏荷之作,而咏物之作中每每蕴含了词人自身的寄托,此首亦不例外,词中把荷花比作女子,借“喷鼻香草美人”寄托自己的情怀。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两句采取互文的手腕写出荷花成长的环境,正如沈祖棻所言“回塘、别浦,在这里事实上是一个地方。
就储水之地而言,则谓之塘;变进水之地而言,则谓之浦”这是一个杨柳环抱、鸳鸯嬉戏的迂回曲折的池塘,以“杨柳”、“鸳鸯”衬托出荷花所在的池塘之美与宁静,为下文中荷花的无人赏识埋下了伏笔。
“绿萍涨断莲舟路”,浮萍密集,涨满了池塘,把采莲舟的路都遮断了,荷花便无人采摘、欣赏,只能悄悄地开落。
古代墨客常常用花开当折来比喻女子年长当嫁,男子学成当仕,此处花开无人折,便也象征着女子无人疼惜,而词自身无人知遇的愁闷也蕴含个中。
“断无蜂蝶慕清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荷花不仅无人采摘,连蜂蝶之类也断无,它便只能孤寂地开放,孤寂地凋落,“红衣”、“芳心”等字眼把荷花、美人融为一体,可谓形神兼备、对付词人自身来说,象征着自己虽然有美好才德,却无人赏识,只落得烦闷一得志的结果。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是说雨过天晴后,夕阳的余辉挥洒在水波之上波光粼粼,仿佛在欢迎由浦口流入的潮水;天空的流云,彷佛依然带着雨滴,降落在荷塘之上。和上阕的开篇两句一样,同是对荷花所生的池塘的环境刻画,环境苍茫寂寥。
“依依似与骚人语”,作拟人的手腕对荷花加以想象,荷花如病人般,向爱怜的文人骚客诉说内心的隐曲,喷鼻香草、美女、贤士就成了三位一体。
“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荷花不像那些竞相在春天开放的花,它“不肯嫁东风”,孤独而毅然地弄破夏天,显示了荷花幽独、高洁的个性。但无情的秋风扫过,它便只能散落凋零,“红衣脱尽”、“芳心苦”,被秋风所误!
这也象征着词人自身当初不愿趋炎附势,不愿趋时媚俗,终于沉沦下僚的遭遇与慨叹,《宋史·文苑传》记载说,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