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首乐府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李白是年56岁,但此作的确不像当时的李白的手笔,以是历史上也有辩论说这不是李白写的,至少在一些唐诗的选本里没有选它。

此词词意甚明,以女子的角度来写相思之苦,个中暗怀落叶当能聚散,寒鸦可以飞栖,而人生何日相见的感叹。

诗的大意是:秋日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日的月是如此的通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
想当日彼此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真是情何以堪。
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久的相思永久的回顾,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早知相思是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在很多选本里,此诗只选到“此时此夜难为情”这句为止,比如瞿蜕国、朱金城的《李白校注集》便是如此,还有金庸《神雕侠侣》结尾处杨过携小龙女下山,郭襄泪涌而出,紧随着的也是《秋风词》的上半部分。
这是什么缘故原由呢?

学诗计划|秋风词此时此夜难为情

仔细读这两部分会创造,前一部分到“此时此夜难为情”,词气清纯,蕴藉隽永,后一部分则抒怀浓郁,语意直白,两部分风格大为不同。
从技巧上来说,的确还是上半部分更好,下半部分诗尽情结,无余韵遗绪,不像李白的风格。

但是尾句还不错,看似埋怨,实则幽怨。
试想,相识而不能相见带来的思念和痛楚,不的确是赛过不相识的遗憾吗,说到底,用情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