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为四君子之一,自古以来就受到不少文人墨客的喜好。苏轼更有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豪言,绝不掩饰笼罩对竹的偏爱。
窗外一丛修竹,四季青翠可入画。到了夏天,竹木更能添凉,减少暑热之扰。故此院子里种竹,也是常事。
竹虽无花之妩媚,却清新幽凉,亭亭修直,隔开了酷暑,使人少了暴躁,多了平和喜悦。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阑斜转小池亭,风约帘衣归燕急。
水摇扇片子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宋·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青翠参差的夏天,竹木已长成密林,掩映着曲曲的小路。荷叶初出水面,清新如画。一阵雨过,晶莹的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就像是泪珠一直打着转儿。心情不错,沿着弯曲的栏杆溜达,不觉间转过池塘边的亭台。风吹动了帘子,燕儿急急飞回。在水边游赏,不问光阴。水面上倒映着摇扇人的身影,却惊动了水里的游鱼,顿时四下兔脱。傍晚时分,柳树梢头,残阳未去,洒下了温顺的余晖。雨后的景象,清爽而微明,在竹林下走走看看,去池塘边乘凉,完备没有暑热,让人沉醉个中。
竹树,是最常见的绿植之一。古人爱竹,院子里,总得有一丛翠竹。于是古人的诗词里,也总会涌现竹的身影。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花送喷鼻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太阳逐渐西沉,池塘上升起了一轮明月。披散着头发,在傍晚纳凉,推开窗户,清闲而卧,心情好不清闲。荷花送来了沁人心脾的喷鼻香气,竹叶上滴下了露水,发出细微的清响。月光映照,凉意入心。这么美好的时节,我想要取出瑶琴,弹奏一曲,只是遗憾没有知音来欣赏,还是作罢了。此情此景,不由得更加怀念老朋友了,却也只能在梦中相见,没有人和我一起沐浴着荷喷鼻香,看玉轮东升,听露水滑下竹叶。唉,我的心情,又能和谁分享呢?!
竹树可以涌如今庭院里,也可以涌如今乡野之中,深山深谷里。有时它熏染着人间烟火气息,有时它却如世外高人,隐逸出尘。竹的分布范围很广,让人感到熟习亲切。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宋·张舜民《村落居》
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人家的院子,翠绿的竹树,环绕着竹篱。榆钱已经落尽了,槿花稀稀疏疏,好一派夏日田园风光。傍晚时分,牛儿驮着夕阳,缓缓归来。令人有些惊异的是,上面没有坐着横吹短笛的牧童,而是停歇着几只乌鸦,这一幕也真是和谐啊。那么,牧童去了哪里?是还在表面贪玩,忘却了归来吗?这样的生活,好惬意啊!
竹树喜水,喜阴湿,南方多种竹树,而大自然中,也常见野生的竹。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喷鼻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唐·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水边的亭台,分外风凉,傍晚之时,船儿缓缓归来。涧水之中,倒映着松树和竹树的翠影,潭水悠悠,送来了菱角和荷花的暗香。这时节,让人倍感舒适。山野童子扶着醉步蹒跚的老翁,山间的鸟儿卖力地歌唱,洒下了无数欢快。这样宁静而美好的风光,怎么看也是看不足的,烟光笼罩,暮色渐深,却让人有些遗憾,只怕入夜得太早了!
夏天,人们最喜绿阴覆盖,纵然骄阳似火,也不那么畏惧了。而有一丛修竹,暑热也可以减去很多,得意一方幽凉之境。
修竹不受暑,清风几席前。
鸥鹭既容与,草树复芊眠。
栗留两三声,何人恣流连。
——清·田雯《济南分题十六首其十四历下亭李北海杜子美宴集题诗处》
细长翠绿的竹林,隔断了暑气,完备不惧夏天。那吹过竹林的清风,不觉间吹到了席上,好不清凉!
鸥鹭也是那般清闲,在草树中悠然而眠。如此风凉的利益所,我也是不舍得拜别啊,这里切实其实便是世外桃源,让人乐不思蜀!
夏天的南方,翠竹与荷花都是常见的。它们一个在岸边,一个在水里,彼此呼应,相得益彰,夏天的风景,既清爽,又不失落妖冶,对照而又和谐,让人不雅观赏不尽啊。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唐·王维《山居即事》
寂寞无言,掩上柴门,落日将沉,暮色苍茫一片。白鹤在松树林里飞过,探求栖息的地方,也没有人来拜访我,毕竟此地太偏远了。绿竹含着新粉,颇为娇嫩,而赤色的荷花脱落了花瓣,悠然中透着些许孤单。渡头上,烟火四起,采菱人纷纭归来,薄暮却也热闹起来了。然而我的心情,依然是深深的寂寞啊!
骄阳下的竹树,不怕暴晒。而雨后的竹树,更是青翠,清新,让人面前一亮啊。炎酷暑季,竹树也欢畅一场雨呢!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唐·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雨后,僧舍分外清凉,屋外的竹树翠绿鲜亮,焕然一新。经由一场阵雨,这天下也像新的似的,洗尽了尘埃,再无半点暑热。微风忽然吹起了池塘里层层的荷叶,那犹如青玉盘一样平常的荷叶,纷纭泻下水银似的雨水,彷佛落到了心头一样平常,好爽!
夏天的风景,竹树算不上最惊艳的,却是最常见的。更多的时候,它是背景,却也是富含诗意的一笔。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缺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喷鼻香。
村落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是明秀的青山。近处的人家院落,环绕着青翠的竹林。池塘里长满衰草,树丛中乱蝉鸣叫。一群群白鸟时时飞过空中,水面上赤色的荷花绽放,飘散着细细的清香。在村落庄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拄动手杖四处徘徊,不知不觉,已是薄暮时节,斜阳渐沉。昨夜老天殷勤地落了一场雨,本日景象分外清凉,让我这漂浮不定的人,感到了欣慰和快乐!
记得老家的院子里,也有一丛竹树,四季青绿,春天可以挖笋尝鲜,夏天之时,那里那边所特殊凉爽。无事时搬个凳子,坐在绿阴下,清风吹来,彷佛是竹子呼出的气息,清淳而幽凉。竹荫外是烈日,而竹林下,可以悠然自得,享受清凉,喝喝茶,吃吃果子,在藤椅上做个好梦,无事赛神仙!
-作者-
禾雨,喜好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探求一个个俏丽的细节,愿光阴留下温暖的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