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蔓秋清婉,拾一卷诗词,遇见美好的自己,感谢关注~

独往独来,是谓独占。
独占之人,是之谓至贵。
——庄子

鲁迅在《野草》里,曾这样谈到过孤独: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以为充足;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强者的孤独,不是胆小,不是害怕同外界的统统互换,他们孤独,是由于在他们所处的天下找不到与其灵魂高度契合的同类。

唐诗中孤独到极致的三首诗强者的孤独是与灵魂的高度契合

当他们孤独时,实在是在探求他们的同类,唐代的墨客们也是如此。

孤独的墨客将寂寞幻化成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在独处中发出对自我,对生命,对宇宙的深度思考。

清婉分享唐诗中孤独到极致的三首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孤独但富余的精神天下!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孤独是超过时期的孤独。

既见不到前代广纳贤士的明君,也来不及与后世的贤明之主相见,真是生不逢时啊。

无奈的墨客登台远眺,只见茫茫宇宙,天地之久,那种不被众人所容的孤单寂寞,纷纭涌上心头,不禁悲从中来,怆然堕泪!

这种孤独是强烈的,更是墨客内心深层的孤独。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效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陈子昂以参谋的身份随武攸宜出征契丹,屡献奇计,不仅不被武攸宜采纳,反而还被降为军曹。

政治上屡遭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墨客登上幽州台,年夜方悲吟,写下了这首传唱千年的《登幽州台歌》。

整首诗以年夜方凄凉的基调,诉尽墨客失落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这浩瀚的宇宙竟没有一个真正懂他陈子昂的人。

就如墨客在《燕昭王》中所说,“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世事沧桑,当年那个礼遇乐毅、郭隗的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

“霸图”难再,国事日非,又屡受打压,前路茫茫,不如打马而归。
神功元年,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役,此后不久,墨客便解官归田。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的孤独则是自我调适的孤独。

天上的鸟儿高飞远去,白云也慢悠悠地飘远了,彷佛世间万物都在厌弃墨客。

孤单的李白悄悄地坐在敬亭山前,当鸟儿和云都离他而去时,原来还有敬亭山乐意和他相伴!

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李白秋游宣州,距他被迫离开长安已经由去十年。

长期流落生活,使李白饱尝人间酸楚滋味,识破情面冷暖,他对现实更加的不满,这种不满也增长了他的孤独和寂寞,于是只能从大自然的怀抱,探求一丝心灵的抚慰。

鸟在飞,云在飘,天地万物都在动中阔别,这种动更反衬出了环境的静,世间的静又陪衬了墨客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当鸟飞云去之后,统统悄悄静地,只剩下墨客和敬亭山了,墨客深情地凝望着敬亭山,彷佛敬亭山也正深情地凝望着墨客!

山的“有情”更凸显人的“无情”,现实的“无情”,在这两两相望的敬亭山中李白找到了属于他的灵魂心腹,安顿了他那颗孤独寂寞的心灵。

人生得一心腹足矣,只要有敬亭山,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呢!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孤独是当前时期空间的孤独。

被贬柳州的柳宗元,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将内心的孤独,清高寄托在宁静的山水渔翁之间。

大雪覆盖的江面上,没有鸟声,没有人迹,万籁俱寂,唯见江心,一叶扁舟,一位老渔翁独清闲寒冷的江心垂钓。

“千山”,“万径”下面再着一个“绝”,一个“灭”,墨客将空间背景无限的放大,险些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

在这种极度的静和绝对的沉默中,墨客又将人物活动无限的缩小,伟大的空间里只聚焦江心的那一点。

空灵剔透的大背景下,那极不平常地宁静,将墨客心中那种希望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时墨客的内心是孤独的,但他的精神却是富余的。

结语:

不管是陈子昂,李白,还是柳宗元,他们都是强者的孤独而非弱者,他们孤独的感情境遇不同,但是属于强者的灵魂却是相通的。

弄权者从不给他们互换的机会,现实迫使他们孤独,他们也不屑与人争辩,正由于如此,他们才写出了这些孤独到极致的诗词。

周国平曾说孤独中亦有大快乐,就如庄子不雅观鱼而知游鱼之乐,孤独是与灵魂的高度契合。
当一颗灵魂在孤独中欣赏并享受自己所拥有的的统统,这便是孤独的快乐。

他们在孤独中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心腹。

~~END~~

往期精彩图文:

2首写雨的古诗词,苏轼的豁达,蒋捷的孤独,读懂人生释然了

“樱桃进士”蒋捷:风骨才是一个文人最孤傲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