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唐)

野寺残僧少,山园西路高。

麝喷鼻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

乱水通人过,峭壁置屋牢。

诗词与中医|麝喷鼻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聊聊麝喷鼻香

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诗词大意

作者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墨客,与“诗仙”李白合称“李杜”。
被后人称为“诗圣”善于写景,其诗词特色后世用四字形容“沉郁抑扬”意境深远,感情跌宕起伏,沉着蕴藉。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由于在就任途中官吏的残暴,庶民疾苦,而自己位卑言轻,无法实现政管理想。
恰逢好友来信分享美景,杜甫便毅然弃官归隐,只管晚年困难,但阻挡不了,墨客对游历的神往。
《山寺》便是墨客在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游览参不雅观麦积山后乘兴而作。

与诗词干系的药材——麝喷鼻香

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马或原麝成熟雄体喷鼻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冬季至次春猎取,主产于四川、云南等地。
分为野麝和家麝。

野麝,猎获后,割取喷鼻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喷鼻香”;去囊壳,内含物习称“麝喷鼻香仁”。
家麝,直接从其喷鼻香囊中取出麝喷鼻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开口皮革质,棕褐色,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短毛,中间有1小囊孔。
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棕褐色或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粉末状的麝喷鼻香仁和少量细毛及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

性味:辛、温;归心、脾经。

主治: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干系配伍:

麝喷鼻香配冰片,增强醒神开窍之功,用于治疗小儿惊风、中风等症的治疗。
麝喷鼻香配桃仁,增强活血通经的浸染,治疗血瘀经闭、月经不调等症有确切疗效。
麝喷鼻香配莪术,增强止痛消肿之功,治疗淤血肿痛、跌打损伤等用一定功效。
麝喷鼻香配黄连,增强活血消肿、清热之功,治疗肛裂、痔疮、小儿疳疾有确切功效。

用法用量:内服0.03—0.1g,易配丸剂或散剂利用;外用适量。

禁忌:孕妇禁用。

小科普

麝是鹿科动物的一员,又称为麝獐、喷鼻香獐,麝的前肢短,后肢长,蹄小耳大,雌雄都无角,雄性有发达獠牙。
栖居于山林,多在清晨或薄暮后活动,有着发达的听觉和视觉的能力,它也是跳跃高手,当它碰着危险时潜能就会爆发,在平地能起跳2米以上,《别录》曰∶麝生中台山谷,及益州、雍州山中。

春分取喷鼻香,生者益良。
它全身是宝,其肉能治疗腹内积块和腹胀痛,但最宝贵的莫过与雄麝所结的喷鼻香,既是宝贵药材,也是名贵喷鼻香料。
导致很多人肆意捕杀,使野麝的数量急剧低落,野麝已被国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家记得,保护野生动物大家有责,你理解麝了吗?(为理解决临床用药需求,在四川、云南等地,国家批准开设家麝的养殖场,为临床做事,现在临床所用的麝喷鼻香源于家麝喔。

版权解释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编辑&排版: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