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又来学字啦!
这次是《三字经》里的字。
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附近,习相远。
”我先问他,“知道这一句的意思吗?”他回答我:“人在刚刚出生的时候,就都是好的,由于都是好的,以是大家都一样,但是终年夜了之后大家的习气就不一样了。
”“那你知道这个人之初为什么便是指人刚刚出生的时候吗?”他答:“由于初是最初的意思。
”“对,初是最初的意思,比如我们说大年初一,便是一年的开始,那初为什么有最初的意思呢?”他的回答仍旧是阐明初的字义,由于他还没有形成从字形字音推出字义的思维模式。
于是我便提示他,“你看看初这个字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一个衣部旁,一个刀。
”他回答!
“对,看篆字的话就一个衣,一个刀,是不是你学过这两个字?那衣和刀组合在一起会是什么事情呢?”阿福开始思考。
“用刀子割衣服?”“用刀子割衣服就能表达最初的意思?想想我们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啊?”我又提示他。
“嗯,是用线织的。
”我想他大概说的是毛衣一类的,那布一类的呢?他回答说是在工厂里用机器做的。
好吧,我扶额笑。
不过阿福知道的生活知识也真是蛮多的,好多跟他一样平常大的孩子是不太会思考衣服是怎么来的这种问题的。
我只能连续勾引他:“就算是机器做的,那一块布就可以成为一件衣服了吗?或者两块布拼起来,正方形的,然后我们套在身上?”我伸开手,让他看看袖子,看看前后。
他明白了,得剪出衣服的形状。
“对,要裁剪。
”我说,接着又问他:“你学没学过那首诗,仲春东风似剪刀?”阿福愉快起来,他很喜好古诗,曾经春天时我带他去公园玩,他看着一湖的翠绿,顺口就给我念了一首《早春小雨》。
以是我这次拿古诗去提示他,好帮助他理解。
他也脱口而出的念了那首“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再回来看初这个字,我问阿福:“这下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初是裁剪衣服的第一刀,是制衣的开始,后来就引申为统统事物的最初、开始。
到这里,一个人的开始不便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时候了。

这个字就学完了!
但实在我内心还有个疑问,便是为何要用衣服来表达最初的意思,而不用其他的物象。
这当然要去追溯“初”的字形字义演化。
不过除此之外,我也我的一些思考:中华民族的衣是文明的象征,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上衣下裳是据乾坤二卦之象而来。
而裁剪实在有去掉习气的寓意,以前听我老师讲民间的剪纸就有这样的寓意。
那么裁剪布料而成衣,是否也有去掉习气走向文明之寓意呢?大概有吧。
当然,这仅代表我的不雅观点,我是不会跟阿福讲的,如果阿福跟我有同样的疑问,那我就须要和他一起去看字义的演化,而后他再去发散他的思维,有自己的思考。

阿福学字小故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