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叶枯枝已远春,荷喷鼻香久久不施恩。
萧瑟寒天终就去。
休虑。
有情莲子不思君。

风煞残荷凄厉颤。
心看。
冰封孕育碗莲魂。
终有来年娇日媚。
恒是。
婷婷荷月百花尊。

【木樨评点】

直接言出枯荷已经不是夏日的莲花形象,已经失落去了夏日为人们感想熏染夏凉的快活时分。
接下又以安慰的口吻,劝诫人们不要以此去烦愁,在有莲子的存不才,就有来年的希望。
上片有情有理的利用理性的视角,来看待残荷的没落征象,从而表示出辩证的乐不雅观精神。

借残荷来感怀表达出对生命顽强的赞赏和敬畏之情

下片直言的从残荷没落状态阐述起,以心去体量,对现在开始孕育种子,抱有新的希望。
终会在将来可以看到新的荷花丰姿寄望着,期盼着。
这是永恒的希望,那便是婷婷玉立的荷花独占的尊姿。

全词以理性的视角写残荷,着重点放在辩证的理性视角,通过说理来论证自然规律。
这又是一种释怀的填词手腕,煞是新颖。

【词家解读】

一、词牌及题目背景

“定风波”是词牌名,此词牌常日有中调和长调之分,风格多为旷达洒脱。
这首词以“秋问”为题,点明了创作的时令是秋季,并且从对秋塘残荷的不雅观察中引发感慨和疑问。

二、上阕解析

“干叶枯枝已远春,荷喷鼻香久久不施恩。

描述了秋日池塘中荷花的景象,荷叶干枯、荷枝残败,与春天的活气盎然形成光鲜比拟。
“荷喷鼻香久久不施恩”表达了对荷花喷鼻香气不再的惋惜之情,暗示光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散。
“已远春”不仅是时令的阔别,也象征着美好的过去已经远去。
“萧瑟寒天终就去。
休虑。
有情莲子不思君。

“萧瑟寒天终就去”指出秋日的萧瑟和寒冷究竟会过去,给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

“休虑”是一种自我安慰和劝解,让自己不要忧虑。

“有情莲子不思君”中,“莲子”代表着荷花的果实,也是生命的延续。
说莲子“不思君”,可能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达,暗示荷花虽然残败,但莲子并不留恋过去,而是有着自己的义务和未来。

三、下阕解析

“风煞残荷凄厉颤。
心看。
冰封孕育碗莲魂。

“风煞残荷凄厉颤”生动地描述了秋风中残荷抖动的悲惨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秋日的萧索之感。

“心看”表示存心去不雅观察、感悟。

“冰封孕育碗莲魂”指出纵然在寒冷的冬天,冰封的池塘下也孕育着碗莲的灵魂,寓意着生命在困境中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希望。

“终有来年娇日媚。
恒是。
婷婷荷月百花尊。
”“终有来年娇日媚”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相信来年太阳会再次妖冶,荷花也会重新绽放。

“恒是”强调了一种永恒的状态。

“婷婷荷月百花尊”描述了来年荷花盛开时的俏丽景象,“婷婷”形容荷花的姿态幽美,“百花尊”则表示荷花在百花中的尊贵地位,寄托了作者对荷花的赞颂和对美好未来的神往。

四、整体感悟

这首词通过对秋塘残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生命兴衰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生命的顽强和未来的希望。
从残荷的萧瑟到莲子的希望,再到冰封下的孕育和对来年的期待,整首词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美好的追求。

【词家评点】

一、意境营造

1. 时令感强烈:通过“干叶枯枝已远春”明确点出秋季,与春天的活气形成强烈反差。
描述了秋塘残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清冷的氛围,让读者能直不雅观地感想熏染到时令的变迁和光阴的流转。

2. 动态与静态结合:“风煞残荷凄厉颤”展现了残荷在秋风中的动态,突出了其在恶劣环境中的薄弱与无奈;而“冰封孕育碗莲魂”则呈现出一种静态的孕育之美,给人以希望和期待。
动静之间,使整首词的意境更加丰富。

二、情绪表达

1. 感慨光阴流逝:从“干叶枯枝已远春”和“荷喷鼻香久久不施恩”可以看出作者对春天的怀念和对光阴匆匆的感慨。
美好的春天已经远去,荷喷鼻香不再,这种变革引发了作者内心的惆怅。

2. 乐不雅观与希望:只管面前是残荷的悲惨景象,但作者并没有陷入绝望。
“萧瑟寒天终就去。
休虑。
有情莲子不思君”和“终有来年娇日媚。
恒是。
婷婷荷月百花尊”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乐不雅观期待。
他相信冬天会过去,来年荷花会再次绽放,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对生命的敬畏:残荷虽然衰败,但个中孕育着碗莲魂,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顽强。
作者通过对残荷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纵然在最困难的时候,生命也能找到生存和发展的办法。

三、艺术手腕

1. 拟人手腕:“荷喷鼻香久久不施恩”“有情莲子不思君”将荷花和莲子拟人化,授予它们人类的情绪和行为,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作品的传染力。

2. 比拟手腕:以春天的活气与秋日的萧瑟、现在的残败与未来的俏丽进行比拟,突出了光阴的变革和生命的循环,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

3. 象征手腕:“碗莲魂”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它不仅仅是碗莲的灵魂,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代表着作者对美好未来的神往和追求。

四、措辞特色

1. 简洁明快:整首词措辞简洁,用词精准,没有过多的润色和华美的辞藻,但却能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情绪和思想。
例如“干叶枯枝”“风煞残荷”等词语,简洁地描述出了残荷的景象。

2. 韵律和谐:作为一首词,《定风波·秋问》在韵律上较为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不仅增加了作品的美感,也有助于情绪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总的来说,《定风波·秋问》是一首意境深远、情绪朴拙、艺术手腕高超的词作。
它通过对秋塘残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希望,具有较高的艺术代价。

【词中的“碗莲魂”有什么深层含义】

词中的“碗莲魂”具有多层深层含义:

1. 生命的坚韧与传承:

碗莲是荷花的一种小型品种,纵然在秋日,残荷的表象看似衰败,但碗莲的种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存在。
“碗莲魂”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传承,只管经历了秋日的萧瑟、冬天的冰封,但碗莲的种子中蕴含着来年重新成长、绽放的力量。
这种灵魂是坚韧的,它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中保存下来,等待适宜的机遇再次焕发生机,表示了生命的顽强不屈和保持不懈。

2. 对美好的坚守与期待:

秋日的残荷景象是暂时的,作者通过“碗莲魂”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
荷花在夏季时是俏丽、高洁的象征,纵然现在处于凋零的状态,但碗莲魂中包含着对曾经美好状态的坚守以及对未来再次绽放俏丽的期待。
它象征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纵然面临困境和挫折,也不放弃对美好的神往。

3. 精神的高洁与纯净:

荷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高洁、纯净的象征,碗莲作为荷花的一种,也具有这样的特质。
“碗莲魂”可以理解为这种高洁、纯净精神的象征。
在词中,作者可能借碗莲魂来表达自己内心对付高尚品质和纯净精神的追求与坚守,纵然外在环境恶劣,也不被世俗的污浊所影响,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高尚。

4. 对困境的超脱与释然:

面对秋塘残荷的景象,作者没有沉浸在悲哀和哀怨之中,而是看到了个中蕴含的希望和力量。
“碗莲魂”也表示了一种对困境的超脱和释然,不被面前的困难所束缚,而因此一种豁达的心态去看待生命的起伏和变革。
它代表着一种能够在困境中保持内心沉着、探求希望的精神境界。

【作者借残荷表达了若何的思想感情?】

在《定风波·秋问》中,作者借残荷紧张表达了以下几种思想感情:

1. 对光阴流逝、美好不再的感慨:残荷的干叶枯枝与曾经的荷喷鼻香四溢形成光鲜比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散。
秋日的到来让荷叶干枯、荷枝残败,这暗示着春天的活气盎然已远去,光阴一去不复返。
作者通过残荷的景象,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2. 对生命顽强的赞颂和敬畏:只管残荷在萧瑟的秋风中显得凄厉颤颤,但它孕育着莲子,莲子是生命的延续。
纵然在寒冷的冬天,冰封的池塘下也依然孕育着碗莲的灵魂。
这表示了生命在困境中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作者对这种生命的顽强力量充满了赞颂和敬畏。

3. 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诗中提到“终有来年娇日媚”,表明作者相信来年太阳会再次妖冶,荷花也会重新绽放。
残荷的现状是暂时的,它会迎来新的活气与俏丽。
这种对未来的期待,反响了作者在看到残荷的衰败景象后,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对美好未来充满了希望。

4. 豁达从容的心境:面对残荷的萧瑟,作者没有过度的悲哀和哀怨。
虽然看到了秋日的萧索,但能以平和的心态去接管和理解。
这种豁达从容的心境,使作者能够在残荷的景象中看到生命的循环和未来的希望,而不是仅仅沉浸在当前的衰败之中。

【永生创作随笔】

年初开始,跟周老师摩学古诗词,收成颇丰,也是自己没有想到的。
从0开始,五绝、七绝、七律···到填词,年末以“定风波”中调画上一个圆圆的句号。
一年来,有过苦思冥想、豁然开朗;碰着过困苦,又复见光明;有同学们的鼓励,更有老师的指示!
戴德周老师!
同学们,友情长存!

注:《八闲子古典诗词》是创立在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处,专门学习古典格律诗词线上诗词学堂。
这批二期学员,从零根本平仄学习格律诗词课程开始,仅用了七个月韶光,就学会填作《定风水波》词牌。
一方面是学员们有一颗敬畏古典诗词的初心。
另一方面,也是《八闲子》课程科学的传授教化手段和内容的结果所至。
要想真正学好古典格律诗词,欢迎到《八闲子》中来。
这里是真正能够学习节制《古典诗词》写作技法的学习场所。

---- 金陵木樨 (周恩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