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自古便受到国人的喜好,被视为富贵、吉祥、繁荣的象征,也成为文人墨客们的灵感源泉,留下了无数随处颂扬的佳作。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自李唐来,众人甚爱牡丹。”牡丹花残酷着大唐的风华,唐人有多爱牡丹?白居易的“花着花落二旬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便是当时牡丹花开之时赏花场景的真实写照。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艳冠群芳、倾国倾城的牡丹花,引得全城轰动,只为一睹它的芳容。刘禹锡的《赏牡丹》诗中对牡丹的描述最为人们熟知,也被诸多专画牡丹的画家题在了画作上。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喷鼻香”。在皮日休的笔下,百花凋落、落红各处的时节,被人称道百花之王的“牡丹仙子”却亭亭玉立,一花独放,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也因此墨客赞赏牡丹为“人间第一喷鼻香”。
牡丹在中国也被称为“花之富贵者也”,花大色艳,在青翠绿叶的衬托下,显得雍容华贵,素有国色天喷鼻香的美誉,又被称为花中之王。岱庙牡丹园,于1958年初开始栽种,共移栽、栽种牡丹190余株。2020年12月,菏泽文旅集团捐赠给岱庙30多个品种159株佳构牡丹,个中有8株花龄在百年以上,不仅扩大了不雅观赏面积,也极大地充足了花卉品种和佳构档次。经由园林专业职员的精心造就和养护,目前岱庙牡丹园不雅观赏面积近800平方米,品种多达30余种。
“牡丹初放光彩照眼,一枝一叶尽妖娆。”岱庙内的牡丹花多为重瓣,有白、红、粉、黄、紫等颜色,品种紧张有赵粉、二乔、大胡红、葛巾紫、状元红、鸟龙捧盛等。“嫩黄花蕊露芬芳,惹得桃李尽褪色。”牡丹花开,一朵朵,一簇簇,婀娜多姿,尽显雍容华贵,花瓣层层错落有致。赏花、拍照、录视频,前去“打卡”的游客沉醉个中,赏“国色天喷鼻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