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服的作品在《全宋词》中仅存一首——《渔家傲》,其词格调凄苍,是其从前出知婺州时所作。
“朱行中坐与苏轼游,贬海州,至东郡,作《渔家傲》词。

词文如下: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

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初中古诗词渔家傲阅读理解及历年中考试题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词中重点词语阐明:

1、和春:连带着春天。

2、九十:指春光三个月共九十天。

3、金龟:唐三品以上官佩金龟。
此处“金龟解尽”意即彻底解职。

4、东阳:今浙江省金华市,宋属婺(wù)州东阳郡。
沽酒:卖酒。

这次咱们先看下理念的试题,再带着问题来赏析这首词。

1、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词上片是如何表现作者的情绪的。
(5分)

2、下片中“而今乐事他年泪”,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二评论说:“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
”也即“一语两意”,请简要赏析。
(6分)

参考答案见文后。

词的前两句“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写暮春时节,好风吹,小雨润,满城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杨柳的青烟绿雾之中。

次三句:“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之情。
“恋树湿花飞不起”是个俊美的佳句。
“湿花”应上“小雨”,启下“飞不起”。
“恋”字用拟人法,赋落花以深情。
花尚不忍辞树而留恋芳时,人的心情更可想而知了。

春天将去的时候,落花有离树之愁,人也有惜春之愁,这“愁无比”三字,尽言二愁。
如此深愁,既难排解,故而词人将它连同春天一道付与了东流的逝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
”感叹春来春去,虽然是自然界的常态,然而美人有迟暮之思,志士有未遇之感,这九旬日的春光,也极短暂,说去也就要去的,纵然解尽金龟换酒相留,也是留她不住的。

词句中的金龟指所佩的玩饰,唐代墨客贺知章,曾经解过金龟换酒以酬李白,成为往昔文坛上的佳话。
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明极意把酒留春。
“寄语东城沽酒市。
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虽然留她不住,也要借酒浇愁,拚上一醉,以换取暂时的欢快。
“寄语”一句,谓向酒肆索酒。
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一语两意,乐复兴感。

这首词袭用传统作词法:上片写景,下片写情。
结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一意化两,示遣愁不尽,无限感伤。
作者亦自以“而今”句为得意之笔。

参考答案:

1、(5分)上片即景抒怀。
写暮春时节,纤风小雨,烟笼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中;水流花落,春光将尽,引人愁思,借湿花恋树寄寓人的恋春惜春,表现了墨客的感伤感情。

2、(6分)这句话,一方面写今日买醉东风里的快乐,实际表达的是对光阴流逝的无奈;一方面借想象将来将追思今日之乐而不可再得的凄凉,何况今日东城买醉,仅为驱遣春愁,又非真正的赏心乐事;突出人生失落意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