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南飞的鸿雁,只飞到衡阳就不飞了,我寄给你的信,怎么才能到达你所在的永昌了。
我的命比较薄,就像春天里即将凋零的花朵,云南的风烟,想必也是令人断肠。
说是要回来,可一年到头了也没见到你,就像说是要下雨,可天空总是艳阳高照。
我们曾经约好了归期,可是朝廷的赦书什么韶光才能到夜郎(指永昌)了。
黄峨于公元1519年(明正德十四年)与状元、翰林院修撰杨慎结为夫妻,杨慎便是写《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那位明代才子。
婚后居四川新都桂湖之滨的榴阁。正德十五年,随杨慎回北京。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杨氏父子在“议大礼”的政争中,忤触嘉靖帝,杨慎两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卫。黄峨回到四川新都住所,其间以诗词寄情。
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杨慎回家探父病,黄峨获允同赴云南戍所。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杨慎夫妇由戍所奔父丧,后杨慎返戍所,她独居榴阁。
在这段韶光里,为了表达对丈夫的思念、关心和盼归的欲望,创作了此诗。
黄莺儿•寄升庵
黄峨〔明代〕
晴雨酿春寒,见繁花树树,残泥涂满眼。登临倦,江流几湾?
云山几盘?天涯纵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这是黄峨流传下来的另一首作品,也是写给丈夫杨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