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揺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方回评价说:

瀛奎律髓45卷15晨朝类苏轼七律中奇妙的拟人比喻之法

东坡为杭倅时诗,熙宁六年癸丑仲春循行属县,由富阳至新城有此作。
三四乃是早行诗也,起句十四字妙,五六亦佳,但三四颇拙耳。

倅,为副职,苏轼通判杭州时,察看属下县城途中所作。
首联不说雨停,却说东风吹断雨声,用拟人之法。

颔联用比喻之法奇妙, 云遮山,犹如山披了一个棉帽。
日出树梢,犹如树挂了一个铜盘(钲zhēng)。

颈联连续用拟人之法写景:野桃含笑,溪柳自揺。
前4字拟人,后3字白描。

《新城道中》其二:

出生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小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主座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当年晁无咎之父晁端友在新城作县令,方回说:

故和篇有云:小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主座清,此乃佳句。

主座即晁端友。
这首诗没有被方回列入晨朝类,第一首写清晨出发,第二首写路中所见,两首诗是一个整体。
结尾用《论语·微子》典故写归隐意:两位隐士长沮、桀溺祸耦而耕....

二、梅尧臣《朝》

刘克庄评价梅尧臣:本朝诗惟宛陵为鼻祖。
他的七律《朝》被方回收入:

木锁初开水上城,竹篱深闭日光生。
青苔井畔雀儿斗,乌臼树头鸦舅鸣。
世事但知开口笑,俗情休要著心行。
是非不道任挑挞,唯忆当时阮步兵。

第七句挑挞之意为:自由清闲,放肆不羁。
末句引入阮籍典故,表示神往这种狂放自由的生活。

诗中前二联写早朝所见景物。
颔联对句中的鸦舅,又叫做乌臼鸟,形似乌鸦但体型较小。
这种鸟天未亮时啼叫,因此古诗有: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张继《枫桥夜泊》诗中的乌啼,即鸦舅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三、巩仲至《夜雨晓起方觉》 

巩丰(1148~1217),字仲至,号栗斋,南宋朱熹、陆游期间的墨客。
《夜雨晓起方觉》诗云:     

夜雨鸣檐送五更,不惊高卧最多情。

窗间细视花无影,墙外随听屐有声。

数把柔丝堤柳嫩,一奁方镜闸波清。

出门眼界殊明洁,但觉春寒处处生。

方回点评巩丰这首诗说:

此诗夜雨细而不知,晓起方觉。
以附之晓诗类。

这首诗可以和孟浩然的《春晓》一起欣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雨鸣檐送五更,天将明时,墨客梦醒,听到雨打屋檐。
醒来后,看花听屐,屋外更有塘边嫩柳,令人眼界明洁。

孟浩然虽然听到了夜雨之声,实在也睡得不错,否则也不会“不觉晓”。
只是屋外是什么却留白不写。

四、徐玑《六月归途》         

星明残点数峰晴,夜静微闻水有声。

六月行人须早起,一天凉露湿衣轻。

宦情每向途中薄,诗句多於立时成。

故里诸公应念我,稻花喷鼻香里计归程。

徐玑号灵渊,永嘉四灵之一。

这首也是常见的早行诗,不过没有他人羁旅诗中常见的悲苦凄清。
星明残点数峰晴,夜静微闻水有声,稻花喷鼻香里计归程。
晓行之美,见于此诗。

六月行人-须早起,一天凉露-湿衣轻。
颔联半对,前四字对仗工致。

结束语

结束时,依照老例作七律一首,学习苏轼用拟人比喻之法,《李村落河春早》:

月下林梢影过塘,晓风与我共徜徉。

娇荷敛笑微颔首,邻杏知羞悄出墙。

白展轻云鹭一片,碧笼淡雾柳成行。

寻春足迹归何处,不是仙乡即水乡。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