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喷鼻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这个清明节,吴文英听着凄风苦雨之声,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他想起与恋人一起渡过的美好情景。
《送朋侪》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别朋侪,在李白笔下,这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景象,青山,白水,两个依依惜别的朋友,犹如那落日一样,让人惆怅。
当朋侪挥手而去,只剩下那离群的马儿,发出哀鸣。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片片花瓣好似蝴蝶的翅膀一样平常轻盈,点点花朵小而鲜艳。
要说天公不爱惜花儿,那花儿却有千百种姿态,风骚机动。
《晚次鄂州》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这首诗,墨客只不过截取了飘泊生涯中的一个片断,却反响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写得连环承转,意脉相连,而且迂徐从容,曲尽情致。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柔柔》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柔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顾,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在妖冶的春光中,回顾往事而愁绪万端。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的辗转半生之后,尝遍情面冷暖。面对胸中抱负,无法实现,终于决定回家。
此时的陆游夜不能寐,下雨了,陆游听了一夜的雨声,他知道,明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浣溪沙》宋·苏轼
元丰七年十仲春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小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与朋侪游览南山, 苏轼与朋侪吃着翡翠般的菜疏、清淡的茶水,却以为无比知足。
“人间有味是清欢”道出一个哲理: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小雨不须归。
这是一幅俏丽的画面,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笠帽,绿色的蓑衣,
色彩光鲜,构思奥妙,意境幽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