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便是这么不禁用,新年的热闹还未褪去,农历仲春就迫不及待地要登场了。
陌上鹅黄初染柳,不禁烟雨袅轻寒。
《律书》中说:”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
根据干支纪年,仲春为卯月,《律书》说得真不错,这的确是一个能量迸发生机开始的月份。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纸鸢飞天,仲春仲春,这是一个踏青赏春的好时节。
可是,一样的风景,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心境,和我一起来欣赏这三首描写仲春二的古诗,看哪一首让你心动。
01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落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落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宋.王庭珪《仲春二日出郊》
赏析:清晨,太阳将出未出之时,山城大雾弥漫,全体都城都被那如霏霏小雨般的雾气给隐蔽起来消逝不见了。
忽而天又放晴,卷起帐幔露出了群山;而那些还没有来得及散去的白云,就像是远山罩着的轻纱羽衣一样平常。
不久雾散日出,东风和暖,宁静的村落间随处动能听到黄鹂鸟欢畅的啭鸣,那些劳碌的燕子则在碧绿的麦垅间高下翻飞。
田里劳作的农夫结束了早耕,呼唤牧牛的孩子可以吹着笛子骑牛回家了,想必只有他们才能知晓个中的乐趣吧。
雾弥漫,山城掩,雾气尽,山卷幔,云做态,石披衣;黄鹂语,紫燕飞,村落静,麦垅青,早耕罢,牧童归。
整首诗由远及近,由上及下,层层递进,就像一幅写意的山水画一样平常垂垂展开在读者的面前,清新自然,令人见之忘俗。
这首七律是墨客在早春仲春初二日出城远足时所见到的幽美的田园风光,如世外桃源一样平常,读来令民气生安静,杂念顿消。
墨客简介:王庭珪,字民瞻,自号泸溪老人,个性刚直,诗文雄浑,是两宋之交的主要墨客。
02
仲春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唐.李商隐《仲春二日》
赏析:比较于王庭珪的仲春二,李商隐的这个仲春二则多了那么些丝丝缕缕的伤感和忧闷。
首联和颔联写仲春二日这天江上游春所见的自然风光。仲春景象,东风日暖,就连那悠悠的笙声中都带着暖意。
柳染鹅黄,花开残酷,柳眼眉腮春意动,蜂争粉蕊蝶分喷鼻香,闹哄哄,春意正浓。
可是,在诗的颈联和尾联处,墨客却溘然笔锋一转,画风顷刻由繁华到萧瑟。
又到了春光妖冶时节,可自己还依旧客居万里之外,羁旅流落,出生浮沉,归家无期,想来怎不令人咬牙切齿。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干瘪。花柳无心也好,蜂蝶有情也罢,它们都在最热闹的春光里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唯独不能感同身受墨客内心的凄苦愁闷。
李商隐在爱妻离世后,一度为了生活不得不应在东川节度使府第做节度布告,写此诗时是他在任的第三年,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可只其心境如何了。
墨客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著名墨客,是晚唐最出色的墨客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
03
山村落如画里,小市两三家。
几担白莲藕,一篱黄菜花。
草沾旗角湿,柳拂帽檐斜。
津吏逢迎熟,行人静不哗。——清.吴大澄《仲春二日龙阳道中作》
赏析:与其说王庭珪的《仲春二日出郊》一诗像一幅画,吴大澄的《仲春二日龙阳道中作》则便是一幅画,他不是在写诗,而是在画中游,是看画题诗。
这年的仲春仲春二日墨客行于龙阳道上,途经一个只有两三户人家的小村落落,荷塘岸上,放着几担刚挖上来的洁白的莲藕,野外里的油菜花一片金黄,开得恰好。
草色青青,绿柳依依,春日晴好,阳光明媚,小村落落安定悄悄的,就像一幅静止的山水田园画,令过往的行人深深地陶醉个中。
墨客简介:吴大澄,字清卿,号恒轩,同治七年进士,诗词字画俱佳,有《恪斋诗文集》等作品传世。
小时候,尾月里宰了年猪,过大年的时候却吃不到猪头肉,妈妈说要等到仲春二龙举头的时候才能吃。
仲春二龙举头,那可是一个吉祥热闹的节日,看大戏,扭秧歌,小孩子还要拴龙尾,当然,这一天的餐桌上一定是要有猪头肉的。
白居易有诗云,仲春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草长莺飞仲春天,仲春,真是一个活气盎然的月份,充满着无限的活气和活力。
心静如水也好,郁郁寡欢也罢,不管墨客的心境如何,都不能改变春天的欣欣向荣活气勃发……
本文刘玲子candy原创,回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即删除,感激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