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青苔布满了阶梯,白鹤却故意迟迟不愿离开。
青苔之密是由于来看望的人少,白鹤的迟疑是由于寺庙的安静没有人打扰,满满的孤寂之意。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李白《送朋侪》
青山横贯在外城的北面,清澈的水流环抱着东城。
风景很好,似是忘却了此行是为了送别朋侪。
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唐·刘长卿《宿北山禅寺兰若》
古道隐映在青松之间,山头悬着一轮皓月。
清冷深远的意境,这样的地方是最适宜修行的吧。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唐·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温暖的花丛中牛儿卧着安歇,高高的松枝上白鹤在睡觉。
青牛是老子的坐骑,白鹤向来都是高洁龟龄的代指,即是写出了此地的静美,也是对所寻之人的夸奖。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唐·王维《送邢桂州》
日落西山江海湖面上浪花翻白,潮水彭湃而来时天地都是青色。
浩瀚之景跃然纸上。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唐·王维《终南山》
白云环抱,回望的时候它们已经合成了一片,雾霭浓重,走进山中什么都看不到了。
朦胧虚幻之景令人回味无穷。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唐·刘昚虚 《阙题》
山路的尽头在白云深处,溪水的颜色丈量着春的是非。
一起延展的风景没有尽头。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徒生白发还在悲悯花的凋落,仰望天空倾慕高飞的鸟儿。
悲的是花也是自己,倾慕的是鸟也是那些能够施展抱负的人。
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唐·皮日休《游栖霞寺》
同样是吟诵白莲却觉得身边缺了点什么,独坐在雾霭之中觉得着韶光的消散。
这是对孤独和韶光快速流逝的感叹。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明·杨基《岳阳楼·春色醉巴陵》
洞庭湖能够吞下三楚的水,君山可以与九嶷山的青翠相连接。
深刻描述洞庭的辽阔和君山的雄伟。
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唐·齐己《寒节日寄乡友》
踏青的人思念着故乡,白发人看着飘飞的杨絮。
浓浓的思乡情。
雾青山月晓,云白海天秋。——唐·张祜《题虎丘寺》
天空中还挂着玉轮,淡淡的晨雾已经笼上山头。秋日海天一色,更显得天空中云的洁白。
清晨之景,引人入胜。
三山半落上苍外,二程度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三座山峰在云雾中若影若现,犹如是从清甜外垂落的。江水被白鹭洲从等分段,变成了两条河流。
用最大略的词汇展现最磅礴的气势是李白的强项。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唐·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远去的人随着白云一起逐渐消散,青枫浦上送别的民气中的愁更加深重了。
离愁别绪,引人心伤。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唐·罗邺《夏晚望嵩亭有怀》
日渐入夜,青蝉在草丛里鸣叫。夕阳映照中,白鸟来回地飞行着。
这是夏日傍晚的美景。
青松岩畔攀高干,白云堆里饮飞泉。——唐·吕岩《七言》
在青松旁的岩石边攀爬到更高的枝干上,饮用从白云中飞泻而下的泉水。
人与自然的和谐。
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唐·白居易《风雨晚泊》
连绵的春雨使得地面长满了青苔,整天呼啸的风掀起巨浪。
这是大自然的活气勃勃,也是墨客心中的波涛彭湃。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唐·张籍《寄和州刘使君》
拂晓时分,江上雾气蔓延,将全体城市都笼罩在白茫茫中,遇后城外的山色风光更显青翠。
景致之美,更见心中所思至深。
“青”与“白”,
是色彩的映照,
更是情绪的寄托。
#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