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曾写有:“半池红菡萏,一树紫藤花。乱影春光里,轻阴倒影斜。”这首诗形容的便是广州的陈家祠。陈家祠建于明代,是中国最著名的汉族古建筑之一,也是广州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建筑。在这里,半池红菡萏开得残酷多姿,一树紫藤花倾泻下的俏丽花瓣,在轻阴倒影中投下斜影,显得更加迷人动人,令人乐不思蜀。
唐代墨客杜牧的《泊船瓦缸洲》:“瓦缸洲外浪花平,豚隐江树映斜晖。陇头橙艳千窗绿,中有孤鸟向人飞。”这首诗歌描述的是广州城南的瓦缸洲景致。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大海沉着而温顺,周围却是连绵起伏的青山;江畔上种满了郁郁葱葱的密林,时时有孤鸟掠过,令人以为融入自然之中。
近年来,广州城市培植飞速发展,极具当代化的建筑也日渐增多。但是传统的建筑和文化仍旧是广州的核心,也是广州独特的文化魅力之一。元代文学家关汉卿曾经写有一首《西江月》:“四十年来家国鸿,终日思君不暇空。月照扶桑无限好,别离总是悲惨事。”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离家思乡的情状,当年关汉卿是离开广州到江苏去奔波,而现在他的家乡仍旧是广州。广州人对付自己的家乡,一贯有着深深的感情。
当然还有最有名的——唐代著名墨客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这首诗词是广州百看不厌的旅游名胜——荔枝湾的主题诗,也是全球有名的唐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