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芦生井栏上,萧骚大如竹。

移来种堂下,何尔短局促?

芦笋诗词不雅赏

茎青甲未解,枯叶已可束。

芦根爱溪水,余涧长鲜绿。

强移性不遂,注水恼憧仆。

脯日下西山,汲者汗盈掬。

注释:

1、井栏:井口的围栏。

2、萧骚指风动芦苇声。

3、局促:短匆匆、小。
《太平御览》九六三汉杨孚《异物志》:“有竹,其大数围,节间相去局促”。

4、甲:叶鞘。

5、余涧:山间饶足的流水。

6、强移性不遂:芦苇性喜湿润多水,不可强移。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五)

(宋)苏轼

芦笋初似竹,稍开叶如蒲。

方春节抱甲,渐老根生须

注释:

1、芦笋初似个:芦苇的幼芽叫做芦笋,很像竹子初生的嫩笋

2、稍开叶如蒲:芦叶初展,彷佛蒲菜的叶子。

3、方春节抱甲:正当春天的时候,叶鞘紧抱着芦节

4、渐老根生须:芦苇为须根植物,渐老须根增多色淡。

解意:

苏辙《记园中草木》一诗内容甚广,包括蔬菜、花卉、果树、林木等十余种。
东坡此诗系专答种芦一首,我们仅录其部分诗句。
短短四句,描述了芦苇的根、茎、叶以及芦笋食用器官的植物学性状,与刘屏山的《姜芽咏》比较,后者描述的是生姜单一的子姜部分,而前者描述的是芦苇的多个植物器官,但都采取比喻的手腕,写的既详细,又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