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本日咱们不聊“春宵苦短日高起”,“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来看看类似于表达“睡觉睡到自然醒”状态的诗。

那也有,比如咱们从小就会背的这首《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那些睡到自然醒的诗

孟浩然的诗夷易浅近,自然天成。
这是一首古体诗,以仄声入韵,平仄也不合格律,但是韵致幽美,畅通上口。

而内容则选取了春困自然醒后,大概眼睛都没睁开时听到的一些声音,角度分外却生动自然,不流于春色,不腻于花喷鼻香,却被那些处处鸟语和风雨之声所打动,遐想到满地落花,春天景象活气勃勃,跃然纸上。

孟浩然这是闲适之睡醒,真实自然醒。

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便是罗贯中为诸葛亮出场造势的五绝:

大梦谁预言家,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这个便是标准五绝了,平仄格式严合,可见到了元、明期间,格律诗的发展已经圆熟。
这是刘关张三顾茅庐之时,站在草堂外等诸葛亮睡觉时,诸葛亮终于醒来,随口吟哦的诗句。
“大梦谁预言家”这个句子不是原创,出自宋代王采的《渔家傲》:

日月无根天不老。
浮生总被消磨了。
陌上尘凡常扰扰。
昏复晓。
一场大梦谁预言家。

从这半片词中也可以看出道家思想。

《庄子·齐物论》: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在梦里不知是梦,还请人来解梦,醒了才知道是梦中梦。

道家是将人生看作一场大梦,而明清小说家在写小说中才智高超人士的时候,一样平常会授予仙道身份,比如刘伯温、公孙胜、吴用都多多少少有些羽士的味道。

谁从人生大梦中超脱了?“平生我自知”,诸葛亮是“自知”的,以是这两句开场白一出来,就为诸葛亮的戴上了个神仙聪慧的帽子,后来的“做法借东风”之类的描写就更加合情理了。

后两句彷佛是抒发闲情写景:“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实在暗含了卧龙早就准备出山安定天下,可明主(日)却迟迟未来的意思。
这也是诸葛亮明夸刘备,私下自抬升价的高杆。

孟浩然这是闲适之睡醒,真实自然醒。

诸葛亮这是犹豫之梦醒,三分天下之初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