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

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想。

闲掩翠屏金凤,残梦,罗幕画堂空。

碧天无路信难通,惆怅旧房栊。

好色皇帝抢了好色宰相的丽人却出身出了两首传世花间词

其二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 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 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域人, 相见更无因。

这是两个已经六七十岁、快要入土的老夫子和一个艳色倾城的妙龄才女的故事。

若论贪慕美色,那年夜约全天下的男人等级都是相差不会太大的,可光有慕色之心还不足,还得有慕色之力才行。
这可就区分出男人的三六九等了,最上面那一等的,绝对是非天子莫属。
放眼四海之内的各色美人,天子只要瞧上了,哪有弄不来的?仅次于天子这一等的,大概便是宰相大人了。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天子瞧上宰相罗帷里的女人了,宰相大人是出让呢,还是出让呢?

这一对口味同等的君臣,便是前蜀天子王建和他的宰相——名声赫赫的大墨客韦庄
两个人展开这场毫无悬念的争夺战之时,王建是六十来岁,韦庄则是七十多岁了。
这里请许可为这位年轻的美人儿掬一把同情泪,嫩白菜让猪拱了,还是两头猪。

我们脑补一下当时的场景:唐王朝闭幕之后,一起忠心追随四川节度使王建的韦庄,率领百姓群官大哭三天以示哀悼,接着就拥护王建登基称帝了。
王建对付这个亲信真是满意得不得了,次年就叫他当了宰相。
为表亲厚,还亲自登门看望。
这一看就看出大事儿了,韦庄府上有这样一个爱姬,生得跟月宫里的嫦娥也差不了多少,还歌舞俱佳,能诗善词。
天子于人群之中多看了她一眼,从此就再也没能忘了她的容颜。

天子可绝不是个能委曲了自个儿的主。
也不知是回宫里去辗转反侧了几天往后,还是在宰相府里当场就做了决定,他丢给宰相韦庄几句话:如此有才学的女子正是该为国家着力呀,朕后宫里的那些嫔妃们文化程度都不高,没有高本色的母亲,就养不出高本色的儿子,将来朕的天下该由谁来管理?因此这女子必须入宫,承担起身国天下的任务,教导后宫嫔妃,提升母亲本色。

为宰相者,那智商都是出类拔萃的,更何况韦庄又是个誓去世效忠君上的主儿。
可他的一颗老心脏痛啊,我的美人儿啊!
终极在心底苦几番痛几番之后,他一咬牙,让心尖儿上的美人儿就这么随自家天子去了。

可这割肉之痛哪那么随意马虎就过得去的,为了纪念这段忘年薄暮恋,韦大才子拿起笔写下了《荷叶杯二首》。

韦庄是唐末花间派的一个代表作家,这两首《荷叶杯》正是表示了他一向的精细清婉词风,作为一组凄楚恋歌,词作的情绪是朴拙动听的,表达也是不事雕琢。
两首词十全十美,第一首写词人独立于人去后的空楼,无比怀念怅惘。
第二首写曾经相伴相依的美妙光阴从此不再,一对恋人自此天涯相隔。
两首词,由面前痛楚及往昔欢愉,由感怀及离恨,完全地再现了这一段被迫相离的恋情。

第一首上半阕,直抒怀肠,佳人拜别,再不能与她相偎于花间。
想起她不展的愁眉,其实心伤。
下半阕,写两人曾共居的画堂,如今是锦屏梦残,两人音信无通,空余惆怅孤寂。
整首词描述出来一幅失落恋之人望空帷独长叹的哀愁画面。

第二首前半阕,呈现出当年两人初相见于夜深无人时,携手水榭花间,那是何等绸缪动人的情怀。
下半阕情景一转,画面里显出来的是黎明之际,孤莺啼晓月,好不悲惨。
而词人与佳人也是终成陌路,再见无凭。

两首词情浓而词淡,用逼真的情景再现,通报出深刻的悲凄离恨,意境清妙,读来令人嗟叹,确属极富传染力之佳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