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上了年纪之后,就非常喜好回顾过去的事情,而且还会忍不住的去想自己未来的韶光还剩下多少?或许一时之间恐怕没人能够想出这个问题的详细答案,但是40岁的苏轼却用他的诗文给出了我们答案。当时的他写下了一首咏物诗,或许我们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我们想知道的,而本日为大家分享的便是这样一首诗。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绝对是宋朝文坛最为刺目耀眼的一颗明星,他的才华让无数人为之敬仰,只不过他的命运却是非常波折的,尤其是他的后半生一贯都在被贬谪的路上从没有停滞。不过也正是由于他这段分外的人生经历才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极具魅力的他,无论在何处,无论是什么样的田地,他总是能毫不服从,生命的活力彷佛随时随地都在喷发。
即便是这样的,他在面对人生苦短的这种规律面前,也是非常伤感的。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40岁了,在这些年间,他每年都会看到梨花的盛开,可是人生的盛年却只有一次。这首诗看似写的是梨花,可实际上写的何尝不是我们呢,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二心坎的那种无奈,而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写景的,同时也是点出了这首诗的题目,梨花的白色,柳叶的青色显得分外文雅,这样的梨花娇艳却不妖艳,虽然只是从静态去描写,但是却把这幅画卷写得无比鲜活。紧接着则转为动态的描写,柳絮在空中飞舞,梨花也已经盛开,春意显得更加浓厚,点出了时节。而与此同时,他则将梨花与柳絮为难刁难比,无形中将梨花的品质高尚凸显出来。
在这首诗的第3句中,他则仅仅承接着第2句,再次将梨花的神韵描写出来,而同时也将写景与抒怀两相结合。此时的他已是不惑之年,诗文中的那一株雪,实在也是他自己的化身,他是在暗指自己,两鬓斑白不再年轻,以是在接下来的第4句中,他自然而然的发出了有关于人生的感慨。
在诗文的末了两句中,他看着面前清翠的春色,内心十分惆怅的倚在栏杆旁,梨花白柳絮飞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以是他自己也变成了那一株雪,十分具故意境。只不过可惜的是春光就算再好,但是人这生平又能经历几次春呢?尤其是末了的那句"人生看得几清明",更是显得分外凄凉。向来以豪放著称的苏轼写出了这样凄凉的诗句,还真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