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松勤

我的母亲李淑娴,是一位热爱教诲奇迹的女性。

母亲1926年3月11日出生在方城县城关李家祖宅,享年98岁。

母亲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沉浮,她身上既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又有新时期女性追求的光鲜特色。

母亲贾松勤庆祝第40个教师节南阳市老干部大年夜学写作班

她拥有好女工,刺绣和好厨艺,持家井井有条,相夫教子,总是把自己整顿得干干净净、漂俊秀亮的。
她追求知识寻衅自我,献身教诲奇迹。

母亲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
外公解放前是城关镇镇长。
当时县城中央拥有门面房9间(即县城大口路南五交化9间门面房、堂号是同心恒;同德恒;同茂恒;李家点心铺子很有名。
县城共有两个澡堂,母亲家是老浴池东澡堂,还兼营食盐。
母亲讲家里有两个大青盐茓子,食盐销量占全县一半。

我外公是一个开明人士,解放前方城县委布告木子汉,刘毅然和母亲堂哥李景白(地下党)利用我外公身份作掩护,多次在我家开会。
我母亲早期就接管党组织的影响,常常为他们站岗放哨掩护党组织活动。
我外公经济条件上好,给党组织多次帮助并增援经费。
他们一贯在老祖宅民权街191号居住。

军人梦,生平遗憾

为了追求真理、追随革命,母亲1948年与胞弟李云(原名李景坤)、李景仙、张书粉、古大表姨、古二姨(大连海军干休所离休干部)6人一起,碰着了革命的引路人唐延振(方城人,离休前是处交部对外友协办公室主任 ,曾任外交部驻乌干达大使的二等参赞),在他带领下参加了刘邓大军。
第二野战军(后简称二野)在许昌的集训。
我母亲在许昌集训时,文工团都叫她弦子。
母亲多才多艺,琴棋字画、吹拉弹唱。
我也受母亲影响爱唱。
许昌集训后,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母亲准备下江南。
我外婆得知后,叁个孩俩当八路军,一起追到许昌。
母亲和舅舅李云反面外婆见面,外婆哭倒在地。
部队事情职员让我母亲把外婆送回家,即返回部队。
结果到家外婆不让走了。
这是母亲生平遗憾。

发奋图强,做一个知识女性

母亲1935年-1940年在城关女子小学上学,参军队回来后成家有了小孩,也一贯没有放弃对文化知识的学习。
1950年-1951年带着孩子,在县文化馆妇女速成班学习。

1952年-1955年9月带着两个哥哥考上了方城县第一届师范学校,用刺绣挣的钱交学费,和我姨合用一套书,读完了师范并毕业。

母亲是一位新中国教诲的开拓者。
1955年10月参加事情后,分配到四里店乡达店村落校校任教。
那时山区人少,学生更少,都不愿学习,青少年基本都是文盲,母亲就翻山越岭,一家一户的动员。
动员来的学生少,教复式班(五个年级一班)交完一年级后支配完作业,再交二年级,以此类推。
还要翻山越岭去家访。
到了冬天带领学生到山上砍栗木疙瘩,烤火取暖和,勤工俭学,熟年下大雪,学生回不去,就带领领学生上山挖冻僵的山蚕烤着吃。

听母亲讲,新中国刚解放时,全国文盲率占80%。
国家在屯子开展农人识字教诲,很不随意马虎。
国家号召履行三五传授教化法。
即每天教3-5个字,办农人夜校,白天讲课,晚上加班,安歇时学,家访时学,开会时学,上课时学,成人要学够200个字,国家为了提高全国公民文化本色,利用各种场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识字扫盲运动。

方城深山四里店乡达店村落也一样。
没灯、没笔咋办?用树枝、用石头、石笔写。
后来哀求每人1500个汉字。
到了1953年全国肃清文盲达到300多万人。
在达店村落,户户都有母亲的身影,白天复习,晚上在油灯下学习,母亲现学现用。
1956年3月中心召开全国省市县肃清文盲大会。
由于母亲的事情成绩突出,扫盲事情受到市、县、乡的表彰和表扬,评为精良扫盲员。

母亲发奋图强,重视知识学习。
2022年8月15日中秋节母亲对半子说:“你知道郭沫若吗?解放前我就看他的书,假如让国民党知道了,那是要给我送监狱的。
”母亲记性非常好,四大名著看多遍。
哪一章、哪一节,重点人物、发生的事宜,她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母亲是万万千万个俏丽母亲中的一个普通女性,母亲在时,时常教诲我们做人要正派、善良、年夜胆、担当,要多学知识、热爱党、报效祖国,要懂得戴德。
母亲,我们都做到了。
感激你培养了我们姊妹四个大学生:大哥贾松岩,曾任铁道部大桥局船管处布告;二哥贾松旗,担当南阳市电业局调度中央高等工程师;我是卫建委副科级退休公务员;弟弟贾枫县依法治县办副主任,副处级退休公务员。
孙辈3个本科生,一个博士生。
母亲我们没有给你丢脸。

母亲我想对你说

母亲说,2022年9月11日第38个西席节之际,教委领导特地来看望百岁老西席,组织上没有忘却我们,国家每月还给发3000多元人为,我很知足。

母亲是生平的温暖,母亲是一支唱不完的歌,母亲是风、你无微不至。
母亲是一首写不完的诗,加、减、乘、除,算不尽你对事情和家人的付出和贡献。
诗词歌赋颂不完对你的崇敬……

在第四十个西席节之际,女儿谨以此文怀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