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名为《阳关曲·中秋作》,为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诗词原文如下: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初读这首词或许会认为这是一首诗,看起来既是诗又是词,实在这是一首小词,苏轼中秋之夜有感而作。整首词富有音律美,读起来郎朗上口,写景上用词博识,将中秋之夜的美景刻画得生动而精细,抒怀上有着豪放的气势,颇有苏轼的写作风格,我们将逐句对这首词进行品读。
中秋
先看第一句,这句说的是时至晚上,薄暮时候的云彩都已散去,天空中显得有着清晰而寒冷。这句点名了词的写作韶光,也将中秋之夜的景象描述出来,秋夜里微凉,天空明澈,就等着明月出来。
再看第二句,这句说的是天空中的银河悄悄静的,无声无息地涌现了一轮明月,好似一轮玉盘挂在天边。这句利用了比喻的修辞手腕,将明月比作玉盘,表现出中秋之夜月光的皎洁和圆月的唯美。这首词的前两句陪衬出中秋之夜的清冷而又唯美的氛围,仿佛是一幅画卷映入眼帘。
中秋
接着读第三句,这句要和末了一句连在一起解读,这两句说的是中秋之夜的美好并不会一贯持续,明年今日的人们又将在何处相见以及不雅观赏中秋月圆呢。这两句对仗十分工致,同一句中利用重复的字来递进式地表达心中的感慨。
结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苏轼和弟弟短暂相聚,一同不雅观赏中秋圆月,在如此美妙的光阴能够和家人一起共享明日亲之乐,可惜好景不长,又将匆匆离去。正所谓好梦易醒,聚少离多,人生大抵不过如此。中秋之夜苏轼想着明年今日会在何地,身边是否还能有家人作伴,还是孤身一人流落天涯,这些都不可知,让人沉思。
中秋
中秋佳节,无论身在何方,哪怕相隔千里,明月升起,天涯共此时,人间的美好感悟在心中。能回家的便和家人团圆,不能回家的一个电话道声祝福便是快乐,但愿每个人都能感想熏染到家人的温暖,领悟到人生的美好,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年夜胆而努力地向前迈去!
末了,祝愿每个人中秋快乐,阖家团圆。(文/云冗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