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诗词》,首首经典,值得一读一品
将进酒
李白〔唐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役夫,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敷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敷贵 一作:何足贵;不愿醒 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当年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作甚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同:馐;直 同: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蜀道难
李白〔唐代〕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去世,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侧身西望长咨嗟!
三五七言
李白〔唐代〕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示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民气,何如当初莫相识。(后三句疑伪作)
静夜思
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昂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代〕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涯流。 (唯 通: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唐代〕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鹘程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上苍揽明月。(揽 一作:览;明月 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消愁 一作:销愁)
人生涯着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随君 一作:随风)
月下独酌·其一
李白〔唐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
日照喷鼻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唐代〕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闪动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晒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 一作:一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纭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落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愉快颜?
送朋侪
李白〔唐代〕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渡荆门送别
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清平调·其一
李白〔唐代〕
云想衣裳花想容,东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天门山
李白〔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侠客行
李白〔唐代〕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荡。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去世侠骨喷鼻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宅情。
古朗月行
李白〔唐代〕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神仙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敷不雅观。
忧来其如何?惨恻摧心肝。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上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倾向)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宋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
故垒西边,人性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空 一作:崩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同:樽)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旬日夜记梦
苏轼〔宋代〕
十年死活两茫茫,不斟酌,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悲惨。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回籍,小轩窗,正装扮。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缓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东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顾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 一作:洒脱)
赤壁赋
苏轼〔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作甚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此,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不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不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纷乱。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宋代〕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蝶恋花·春景
苏轼〔宋代〕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苏轼〔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合适。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宋代〕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 一作:潇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题西林壁
苏轼〔宋代〕
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孔,只缘身在此山中。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昼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宋代〕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见 一作:时见)
惊起却转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宋代〕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尘凡。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尊 同:樽)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宋代〕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看 一作:望)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苏轼〔宋代〕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 一作:新凉)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宋代〕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拍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怀营营。更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余 一作: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苏轼〔宋代〕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赠刘景文
苏轼〔宋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 一作:正是)
春宵
苏轼〔宋代〕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暗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苏轼〔宋代〕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不雅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小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代〕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
予不雅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候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不雅观也,古人之述备矣。但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峰潜形,商旅弗成,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高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拍浮,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赏心悦目,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乐陶陶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但是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玄月十五日。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代〕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神。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幕遮·怀旧
范仲淹〔宋代〕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留人睡 一作:留人醉)
江上渔者
范仲淹〔宋代〕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宋代〕
纷纭坠叶飘喷鼻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坠叶 一作:堕叶)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闪动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范仲淹〔宋代〕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间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严师长西席祠堂记
范仲淹〔宋代〕
师长西席,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贤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师长西席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贤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师长西席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师长西席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师长西席,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师长西席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师长西席之风,山高水长!
”
书扇示门人
范仲淹〔宋代〕
一派青山景致幽,古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畅,还有收人在背面。
野色
范仲淹〔宋代〕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范仲淹〔宋代〕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兄弟互合作,慈悲无边疆。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谦恭尚廉明,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奉祖神;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灵乌赋
范仲淹〔宋代〕
梅君圣俞作是赋,曾不我鄙,而寄以为好。因勉而和之,庶几感物之意同归而殊涂矣。“灵乌灵乌,尔之为禽兮,何不高翔而远翥?作甚号呼于人兮,告休咎而逢怒?方将折尔翅而烹尔躯,徒悔焉而亡路。”
彼哑哑兮如诉,请臆对而心谕:“我有生兮,累阴阳之含育;我有质兮,处天地之覆露。长慈母之危巢,托主人之佳树。斤不我伐,弹不我仆。母之鞠兮孔艰,主之仁兮则安。度东风兮,既成我以羽翰;眷庭柯兮,欲去君而盘桓。思报之意,厥声或异。警于未形,恐于未炽。知我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故告之则反灾于身,不告之者则稔祸于人。主恩或忘,我怀靡臧。虽去世而告,为凶之防。亦由桑妖于庭,惧而修德,俾王之兴;雉怪于鼎,惧而修德,俾王之盛。天听甚逊,人言曷病。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去世,不默而生。胡不学太仓之鼠兮,何必仁为,丰食而肥。仓苟竭兮,吾将安归?又不学荒城之狐兮,何必义为,深穴而威。城苟圮兮,吾将畴依?宁骥子之困于驰骛兮,驽骀泰于刍养。宁鹓鹐之饥于云霄兮,鸱鸢饫乎草莽。君不见仲尼之云兮,予欲无言。累累四方,曾不得而已焉。又不见孟轲之志兮,养其浩然。皇皇三月,曾何敢以休焉。此小者优优,而大者乾乾。我乌也勤于母兮自天,爱于主兮自天;人有言兮是然,人无言兮是然。”
咏蚊
范仲淹〔宋代〕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出路。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范仲淹〔宋代〕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芦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留题小隐山书室
范仲淹〔宋代〕
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
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
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
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
越上闻子规
范仲淹〔宋代〕
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范仲淹〔宋代〕
江城有卒老且贫,干瘪抱关良苦辛。
众中忽闻语声好,知是北来京洛人。
我试问云何至是,欲语汍澜堕双泪。
斯须收泪始能言,生自东都富贵地。
家有城南锦绣园,少年止以花为事。
黄金用尽无他能,却作琼林苑中吏。
年年中使先春来,晓宣口敕修花台。
奇芬异卉百馀品,求新换旧争栽培,
犹恐君王厌颜色,群芳祇似平凡开。
幸有神仙接花术,更向都城求绝匹。
梁王苑衷索妍姿,石氏园中搜淑质。
金刀玉尺裁量妙,喷鼻香膏腻壤弥缝密。
回得东皇造化工,五色敷华非常日。
一朝宠爱归特丹,千花相笑妖饶难。
窃药常娥新换骨,婵娟不似人间看。
太平天子春游好,金明柳色笼黄道。
道南楼殿五云高,钧天捧上蓬莱岛。
四边桃李不胜春,何况花王对玉宸。
国色精明动韶景,天喷鼻香旖旎飘芳尘。
特奏霓裳羽衣曲,千官献寿罗星辰。
兑悦临轩逾数刻,花吏此时方得色。
白银红锦满牙床,拜赐仗前生羽翼。
惟不雅观风景不忧身,齐心专心岁岁供春职,
中途得罪情多故,刻木在前何敢诉。
窜来江外知几年,骨肉无音雁空度。
北人情况异南人,萧洒溪山苦无趣。
子规啼处血为花,黄梅熟时雨如雾。
多愁多恨信伤人,今年不及去年身。
目昏耳重精力减,复有乡心难具陈。
我闻此语聊悒悒,近曾侍從班中立。
朝违日下暮天涯,不学尔曹向隅泣。
人生荣辱如浮云,悠悠天地胡能执。
贾谊文才动汉家,当时不免来长沙。
幽求功业开元盛,亦作流人过梅岭。
我无一事逮古人,谪官却得神仙境。
自可优优乐名教,曾不恓恓吊形影。
接花之技尔则奇,江乡卑湿何能施。
吾皇又诏还淳厚,组绣文章皆弃遗。
上林将议赐民畋,似昔繁华徒尔为。
西都尚有名园处,我欲抽身希白傅。
一日天恩放尔归,相逐栽花洛阳去。
萧洒桐庐郡十绝
范仲淹〔宋代〕
萧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
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
诸暨道中作
范仲淹〔宋代〕
林下提壶招客醉,溪边杜宇劝人归。
可怜白酒青山在,不醉不归多少非。
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范仲淹〔宋代〕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神仙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喷鼻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冥。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 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师长西席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 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忆杭州西湖
范仲淹〔宋代〕
长忆西湖胜鉴湖,春波千顷绿如铺。
吾皇不让明皇美,可赐疏狂贺老无。
短歌行
曹操〔两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唯 一作: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高朋,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明 一作:皎皎)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谈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海不厌深 一作: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不雅观沧海
曹操〔两汉〕
东临碣石,以不雅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个中;
星汉残酷,若出其里。
幸乃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曹操〔两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义士晚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乃至哉,歌以咏志。
蒿里行
曹操〔两汉〕
关东有义士,兴师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协力不齐,犹豫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去世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平生易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
曹操〔两汉〕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景象肃清,繁霜霏霏。
鵾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乃至哉!
歌以咏志。
苦寒行
曹操〔两汉〕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公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嗟叹,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愤懑,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落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使 一作:令)
述志令
曹操〔两汉〕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有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辞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季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来宾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快意。
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希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以是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去世。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壮大,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去世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不雅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者人见孤壮大,又性不信定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揣测,每用耿耿。齐桓、晋文以是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
”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去世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以是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因此不得慕浮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助,为万安计。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
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薤露行
曹操〔两汉〕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衣冠禽兽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却东西门行
曹操〔两汉〕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飘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称。
奈何此征夫,安得去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去世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度关山
曹操〔两汉〕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法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落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短歌行
曹操〔两汉〕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坠。
崇侯谗之,因此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
得使专征,为仲尼所称。
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道。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精列
曹操〔两汉〕
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
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作甚怀此忧?
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
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
志意在蓬莱。周孔圣徂落,会稽以坟丘。
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
年之暮奈何,时过期来微。
有南篇
曹操〔两汉〕
南山有大石。
步出夏门行·土不同
曹操〔两汉〕
乡土不同,河朔隆寒。(寒 一作:冬)
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
水竭不流,冰坚可蹈。
士隐者贫,勇侠轻非。
心常叹怨,戚戚多悲。
幸乃至哉!
歌以咏志。
气出唱三首·其一
曹操〔两汉〕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外洋,东到泰山。
神仙玉女,下来翱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引见得入,
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心淡泊,无所愒。
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
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
当如此,道自来。
陌上桑
曹操〔两汉〕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欻翩翩。
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秋胡行·其二
曹操〔两汉〕
愿登泰西岳,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西岳,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飘飖八极,与神人俱。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西岳。
天地何长久,人性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性居之短。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嫡月光,何所不只昭。
明嫡月光,何所不只昭。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歌以言志。明嫡月光。
四季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四季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季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壮盛智惠,殊不再来。
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作甚?
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步出夏门行·艳
曹操〔两汉〕
云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
临不雅观异同,心意怀犹豫,不知当复何从?
经由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
对酒
曹操〔两汉〕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戴。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典膏泽广及草木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