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别薛华》,便是送别诗中的一首经典。它出自唐代墨客,“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之手,是王勃写给同乡好友薛华的一首五言律诗。说到送别诗,再说到王勃,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他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由于它格调高昂,积极乐不雅观。
反而对王勃寄托凄苦感伤之情的送别诗较为忽略,《别薛华》便是个中一个范例。通读全诗,我们可知它通过送别朋友,抒写了双方即将要承受的离去后的相思之苦,也抒写了墨客不满现实、人生凄苦的出生之感。下面我们便来详细看看王勃的这首《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凄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苦处同流落,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王勃便直接渲染出了离去的悲苦心情。它的意思是说,送了一程又一程,可世途始终是困难的,想到你就要独自问路,内心该有多么惶惶不安啊。可见不仅是前行道路的荒寂困难让王勃悲苦万分,更主要的是人生道路、出息的困难。
由于就王勃自身而言,他的仕途是坎坷的,自身的抱负是无法施展的。以是“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里,实际上是包含着他对薛华这个远行人的担忧的,有可能会遭受自己同样的恶运。也正是如此,王勃在颔联随之写到“凄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在迢迢千里的行程中,一旦凄凉失落意,可是要拖垮生平的啊。与其说出发点是王勃对付薛华远行、出息未卜的担忧,不如说它是王勃在短暂的人生道路上所亲自感想熏染到的切肤之痛更为准确。由于王勃有所经历,以是他对薛华的离去尤为担忧、关怀。
然后,诗的颈联“苦处同流落,生涯共苦辛”,王勃连续指出了世途的困难,出息的凄凉。即你和我有着共同期望的事情,又都是流落不定、居无定所,以是我们有着同样的凄苦酸楚啊。由此可见,王勃与薛华是一对彼此相互理解,又有着共同空想抱负的石友、心腹。
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不论是离开的你,还是留下的我,都是会在对方梦中涌现的啊。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言彼此相互入梦,便是在说彼此相思之深。杜甫的《梦李白》中亦有“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这样相同意思的句子。
纵不雅观王勃的《别薛华》,大概不如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有名,但是不失落为一首经典,尤其是朴拙的情思,道出了无数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无论古与今,字字皆动人。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