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前有骆宾王七岁成诗,后有王勃十岁饱览五经,而我贺知章,更是分歧凡响。
我在年轻的时候实在就已经有了名气,可那只是一点小名气,要想真正进入朝堂,名气还得更加响亮才行。
于是,我在三十六岁那年参加了科考,实在我便是直接奔着科考榜首的目标来的。那一年,我不只考中了进士,还成了唐朝第一个有史料记载的状元。
人们动不动就说“诗仙李白”,却不知道李白便是我的小老弟。他来长安的时候,我们一起作过诗,一同醉过酒,就连他谪神仙的名号,还是我为他封的。
和李白喝过酒也没什么好骄傲的,现在我退休了,天子亲自出城送我,我这生平想来也没有啥遗憾了。
01
状元每年都有,像我老贺这样,全能的学霸却不多。
我不只诗写得不错,实在我的草书也写得颇有韵味。玄宗听闻我书法技艺了得,硬是要拉我切磋。
我老贺的情商还是在线的,如果我写得比天子好,不是显得我有才,而是瞎嘚瑟,搞不好是要脑袋搬家的;如果我写得不好,那叫不尊重天子,搞不好要坐穿牢底。
事情期间是禁酒的,我只好推托说:“臣不饮酒写不出来。”
本以为拿这个借口就能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来,可谁知玄宗他老人家一挥手,就堵住了我所有的退路:“拿酒来,爱卿且在这里喝着,我处理完政事就回。”
哎,当员工真难,难于上上苍。
一杯酒下肚,好酒好酒!
我立时将之前的担心抛到了九霄云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借着酒胆,我挥笔而就,之后就醉倒在书桌旁。
玄宗回来,创造备好的纸上没写一个字,眉头一紧,却转而创造阁下的帷幕上写了整整一幅作品,落笔惊绝,如春林之残酷。
他叫醒了呼呼大睡的我,我双眼迷离,只能请罪“臣不甚酒力,先辞职了”。
待到老板准了,我如临大赦,脚下却不听使唤,左摇右晃迈不动步子。
玄宗这才笑了,嘱咐人把我送回了家。
实力与聪慧并存,才是身在官场的不二法门。
02
年轻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
有的人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怕长江后浪推前浪,我老贺偏不怕。
这不,那天一个饭局,有个叫小李的后生,递给我一首诗。我读完,惊得从椅子上跌了下来,连忙上前握住他的手。
真是天纵奇才呀,我不禁赞道:“你这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呀。”
我本来只是一句无心的称颂,谁知第二天就将这位年轻人送上了大唐热搜榜。
这个年轻人叫李白,而他给我看的诗正是《蜀道难》。
由于这样的缘分,我和小李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玄宗听了我的举荐,还给小李封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
后来才有李白大殿上作诗,唤高力士脱靴的故事,不过那恐怕只是后人由于仰慕李白杜撰出来的故事。
03
人们都说李白嗜酒如命,没有酒就作不出好诗,却不知,我也是个无名的酒仙。
一次,李白那小子约我饮酒,喝到兴致正酣,我摸了摸荷包,空空如也。李白抢着要去买单,作为老大哥,我怎么能让小弟消费呢?
我解下腰间的金龟,押给老板权当酒钱。李白一看,急了眼:“使不得,使不得,怎么能让师长西席拿朝廷御赐的金龟付酒钱呢?”
老夫大袖一挥:“我说使得就使得,最要紧的是尽兴。”我接着和小李饮酒唱歌,直到大醉。
第二天上朝,我一摸腰间,“坏了,金龟莫不是被人偷去了!”
由于我嗜酒如命,很多人开始编造关于我醉酒的故事。有一次最离谱,说我喝得酩酊大醉,骑在马背上左倾右倒,“噗通”一声就栽倒在路边的井里。身边的路人,伸到井口一看,只听见鼾声震耳欲聋,而我浑然不知。
后来,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杜甫那小子耳中,他那时候还是李白的小老弟,直夸老夫洒脱,说“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04
人在他乡,终会有酸甜苦辣,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终极的归宿。
那年,我八十多岁了。这生平历经四朝,也到落叶归根的时候了。
我衣锦回籍,本就足够了不起了,结果天子够意思,坚持要带领太子和群臣送我。那可不是一样平常的场面,天子带头作诗相送,太子也一送再送,这一送,送到了长安五十里之外。
再也没有哪个人,有这般光彩了吧。
可京城再好,究竟不是归处。我迫不及待想回到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
村落口的老槐树还在,曾经爬过的围墙还在,那才是我的故乡。
“老爷爷,你从哪里来呀?”村落里孩童的一句话,让我一时语塞。
“幼年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流落半生,故乡再也没有我的痕迹,儿时的玩伴们也大都魂归他处。
出走半生,归来的我已不是少年。那心心念念的故乡,究竟是物是人非了。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
平生简介:
生于约659年,卒于约744年。
唐武后证圣元年(695年)中进士、状元。
开元十年(722年),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举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
开元十三年(725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官太子来宾、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天宝三年(744年),因病恍惚,上疏请度为羽士,求回籍里。
代表作: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还乡偶书二首·其一》
幼年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名句:
1.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咏柳》)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还乡偶书二首.其一》)
人物关系:
父亲:不详
母亲:不详
朋友:李白(忘年交)
引用文献:
1.万洪莲.清新洒脱 淡而有味——贺知章诗歌赏析.当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06
2.汤军,李军.贺知章诗歌对唐诗发展的导引浸染与示范意义.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4
感谢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诸葛学堂”!
特殊声明:此文为“诸葛学堂”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