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3册 人教2000年版

作者简介

《离骚》是中国战国期间墨客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怀诗。
此诗以墨客自述出生、遭遇、心志为中央。
前半篇反复倾诉墨客对楚国命运和公民生活的关心,表达他哀求改造政治的欲望,和坚持空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空想的实现和失落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响出墨客热爱国家和公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利用美人喷鼻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像,形成残酷的文采和宏伟的构造,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首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期间楚国墨客、政治家。
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从前受楚怀王信赖,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见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诋毁,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郢都也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空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亡。

离骚节选丨那些年我们一路读过的课文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墨客,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喷鼻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屈原作品以富丽的措辞、丰富的想象,融化神话传说,抒发热烈的感情,塑造出光鲜的形象,其传世紧张作品《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都保存在刘向辑集的《楚辞》中。
以《诗经》为代表的“风”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骚”,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石和古典诗歌的两个最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