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在杭州西湖景区的核心位置,当代建筑西湖博物馆与千年西湖共枕望潮头。
万余件藏品、几百件文物表达了中国山水美学审美,也蕴藏了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的天下不雅观、代价不雅观。

唯一一幅流传至今,钤盖乾隆御玺的《清乾隆西湖行宫图》,实证了西湖至少200多年来保持不变的文化遗产代价。
六和塔、雷峰塔、保俶塔、白塔展现五代、宋期间的建塔形制。
这件清代的粉彩山水诗文瓷碗,就还原了当年康乾钦定“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钟。

总台央视 于茜:从西湖博物馆走出来只要几百米,就可以走到西湖边,全体西湖风景区就像一个领悟了自然景不雅观和人文景不雅观的天然博物馆,在这里,建筑和美学,历史和现实,科技和文化都浑然天成,和谐统一。

钱塘自古繁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从西湖博物馆的南屏晚钟,走进西子湖畔的苏堤春晓。
春天在一堤六桥上看一株杨柳一株桃,傍晚在保俶塔对岸遥望孤峰犹带夕阳红。
中国传统山水美学诗情画意的最高境界,表示在西湖十景如画如诗的两宋气韵中。

文化中国行丨朝昏晴雨四时总宜 被西湖的中式美学硬控了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副馆长 夏攀:这里是南宋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春天看苏堤春晓,夏天看曲院风荷,秋日看平湖秋月,冬天看断桥残雪。
不同的感官条件下,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西湖美景把它形成绘画,把审美感想熏染通报给不雅观者。

宋代洪春桥畔有一处酿酒作坊,夏日荷喷鼻香与酒喷鼻香熏风四溢,被称为“麯院荷风”。
清代康熙天子把代表酒的“麯”字改为曲径通幽的“曲”。
再后来,乾隆天子还专门为曲字赋诗,为康熙天子正名。

西湖“一湖两堤三岛”的景不雅观格局,通过苏堤、白堤两条纵横长堤和三座岛分割出五片水域,“一池三山”的景不雅观设计是中国景不雅观设计美学的经范例例。

西湖的城湖空间是“三面云山一壁城”。
它摆脱了要地本地湖从沼泽到陆地的演进规律。
历史上,西湖大型的疏通就有二十多次。
从古就有设计三塔保护区兼顾美学设计的巧思。
2002年西湖启动了综合保护工程,新增绿地约160万平方米,西湖主湖区外湖年均透明度从2001年的45厘米提高至2023年的86.9厘米。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副馆长 夏攀:我们提出西湖西进,在湖西重新规复了0. 9平方公里的水域,一共是四片水域。
茅家埠这片水域是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当中的一个很主要的成果。
很多地方又重新规复了历史上所存在的一些人文景点,有100多处。
综合保护工程很能够表示西湖一以贯之的还湖于民的思路,让老百姓能够感想熏染它、亲近它、欣赏它。

(总台央视 于茜 夏周 金坚)

任务编辑: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