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天,

两情绵绵梦里现,

小红虽在枕畔眠,

犹忆曾当年。

五更天宛妮读姜白石有感

二更天,

忽惊光阴似飞箭,

一去遥迢三千里,

不肯转头还。

三更天,

东风过尽杨柳梢,

粉面正是十五六。

邻家少年正临风,

白绢偷绣双蝴蝶。

忍怅别。

四更天,

芳心不谙相思苦,

却学离人拜明月。

年少虽惧血气勇,

不将长情托白头。

空回顾。

五更天,

鸣鸡已报晨晓到,

梦别亦是鲛绡透。

挥手卿已天涯远,

死活再无鱼书来。

多少怨。

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南宋著名词人,精通声乐。
笔墨“清空骚雅”,“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少年时到各地游历,在安徽合肥情遇一女子,之后十几年、二十几年一贯没有忘却,而他们没有结为夫妇,写下了“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的名句,姜生平仰人鼻息,三十六岁时冬天,姜夔在范家踏雪赏梅,范成大求咏梅诗句,姜夔填《暗香》《疏影》二词,范成大让歌女习唱,音律谐婉,欣赏不已,临别将歌女小红赠给姜夔,姜夔在大雪之中乘舟返家,写下了“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作者:梅宛妮,江苏常州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