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广场共镌刻大雁有关的名人名诗词72首,8首镌刻到灯柱上,64首做成微雕刻于广场寿山石凳上,供游客不雅观赏。

廻雁峰广场景不雅观文化灯柱诗词(8首)

上春候来,季秋就温,南翔衡阳,北栖雁门。
(东汉·张衡)

昂首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
(唐·李白)

72首关于衡阳雁的诗词名句你最爱哪一句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唐•杜甫)

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
(唐•朱庆馀)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唐•柳宗元)

何如伴征雁,日日向衡阳。
(宋•欧阳修)

喜追东海之龙,来趁衡阳之雁。
(宋•文天祥)

臣身愿作衡阳雁,一度秋分一度归。
(明•宋濂)

廻雁峰广场大雁诗词微雕(64首)

《和侃法师三绝诗》其二

南北朝•庾信

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

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

《送韩揆之江西》

唐•李治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
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
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归雁》

唐•齐己

塞门春亦暖,连影起蘋风。
云梦千行去,潇湘一夜空。

江人休举网,虏将又虚弓。
莫失落南来伴,衡阳树即红。

《送深法师游南岳》

唐•刘禹锡

师在白云乡,名登善法堂。

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

唯应衔草雁,相送至衡阳。

《草雁》

唐•李峤

春晖满朔方,归雁发衡阳。

望月惊弦影,排云结阵行。

往还倦南北,朝夕苦风霜。

寄语能鸣伴,相随入帝乡。

《旅中秋月有怀》

唐•朱庆馀

久客未回籍,中秋倍可伤。

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

岛外归云迥,林间坠叶黄。

数宵千里梦,时见旧书堂。

《菩萨蛮》

唐•李白

昂首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
叵耐薄情夫,一行书也无。

泣归喷鼻香阁恨,和泪淹红粉。
待雁却回时,也无书寄伊。

《代书寄吉十一》

唐•张说

一雁雪上飞,值我衡阳道。

口衔离去字,远寄当归草。

目想春来迟,心惊寒去早。

忆乡乘羽翮,慕侣盈怀抱。

零落答故人,将随江树老。

《送王羽士还京》

唐•贾至

一片仙云入帝乡,数声秋雁至衡阳。

借问清都旧花月,岂知迁客泣潇湘。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杲流澧州》

唐•李白

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

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

赠剑刻玉字,延平双蛟龙。

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送刘评事赴广州使幕》

唐•韩翃

征南官属似君稀,才子当今刘孝威。

蛮府参军趋传舍,交州刺史拜行衣。

前临涨海无人过,却望衡阳少雁飞。

为报苍梧云影道,明年早送客帆归。

《途中述怀》

唐•李百药

伯喈迁塞北,亭伯之辽东。

伊余作甚客,独守云台中。

途遥已日暮,时泰道斯穷。

拔心悲岸草,半去世落岩桐。

目送衡阳雁,情伤江上枫。

福兮良所伏,今也信难通。

丈夫自有志,宁伤官不公。

《寄穆侍御出幽州》

唐•王昌龄

一从恩谴度潇烟,塞北江南万里长。

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东归出城留别心腹》

唐•徐寅

韦蒙屈指许非才,三载长安共羽觞。

欲别未攀杨柳赠,相留拟待牡丹开。

寒随御水波光散,暖逐衡阳雁影来。

异日因书问衰飒,东溪须访子陵台。

《岳祠送薛近贬官》

唐•耿湋

枯松老柏仙山下,白帝祠堂枕古逵。

迁客无辜祝史告,神明有喜女巫知。

遥思桂浦人空去,远过衡阳雁不随。

度岭梅花翻向北,回看不见树南枝。

《寄李衡州》

唐•权德舆

片石丛花画不如,庇身三径岂吾庐。

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衡阳雁足书。

《雁》

唐•许浑

万里衔芦别故乡,云飞水宿向潇湘。

数声孤枕堪垂泪,几处高楼欲断肠。

度日翩翩斜避影,临风逐一向成行。

年年辛劳来衡岳,羽翼摧残陇塞霜。

《滕王阁序》

唐•王勃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人有饷余潇湘八景画册者退食之暇逐景分题空同子先有此作余其为妇乎加七言以别之》其三 平沙落雁

宋•米芾

阵断衡阳暂此回,沙明水碧岸莓苔。

相呼正喜无缯缴,又被孤城画角催。

《菩萨蛮·微云红衬馀霞绮送朋侪还富沙》其二

宋•张元干

微云红衬馀霞绮,明星碧浸银河水。
猗枕画檐风,愁生草际蛩。

雁行离塞晚,不道衡阳远。
归恨隔重山,楼高莫凭栏。

《收家书》

宋•周弼

渺渺秋风生白波,故乡归梦隔山河。

可怜一纸安然信,不及衡阳雁字多。

《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二首》其一

宋•晁补之

画写物形状,要物形不改。

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我今岂见画,不雅观诗雁真在。

尚想高邮间,湖寒沙璀璀。

冰霜已凌厉,藻荇良噜苏。

衡阳渺何处,中沚若烟海。

《寄雪蓬姚使君》

宋•乐雷发

湘鳞六六寄相思,疏柳新蝉想别时。

今夜各听三楚雁,秋风又老一年诗。

梅花且补离骚阙,薏苡应为史笔知。

剪竹疑峰新制笛,待冲霜月访桓伊。

《闭门》

宋•陆游

闭门高卧镜湖傍,元自无闲可得忙。

泛罢杯觞余菊苦,玩残指爪带橙喷鼻香。

灯昏共度空阶雨,蛩冷偏依丈室床。

不待衰年宦情尽,未来如雁到衡阳。

《风骚子·结客少年场》

宋•康与之

结客少年场。
繁华梦,当日赏风光。

红灯九街,买移花市,画楼十里,特地梅妆。

醉魂荡,龙跳撝万字,鲸饮吸三江。

娇随钿车,玉骢南陌,喜摇双桨,红袖横塘。

天涯归期阻,衡阳雁不到,路隔三湘。

难见谢娘诗好,苏小歌长。

漫自惜鸾胶,朱弦何在,暗藏罗结,红绶消喷鼻香。

歌罢泪沾宫锦,襟袖淋浪。

《送刘贡甫谪官衡阳》

宋•王安石

刘郎刘郎莫先起,遇酒当歌且欢畅。

船头朝转暮千里,眼中之人吾老矣。

九疑联绵皆相似,负雪崔嵬插花里。

万里衡阳雁,平凡到此回。

行逢二三月,好与雁同来。

雁来人不来,如何不饮令心哀。

莫厌潇湘少人处,谪官樽俎定常开。

《霜天晓角》

宋•辛弃疾

暮山层碧,掠岸西风急。
一也叶软红深处,莫不是、利名客。

美男还伫立,绿窗生怨泣。
万里衡阳归恨,先倩雁、寄。

《自湘乡趋邵阳以避謗不敢取道衡嶽有感五首》

宋•李纲

平生性僻爱溪山,偶得经行只为闲。
嗟叹迂程避烦啧,坐令南岳阻跻攀。

石廪巉天堆祝融,遥看山色有无中。
宽恩异日容归老,先到衡阳回雁峰。

恭闻南岳魏夫人,绦节霓旌拥玉轮。
我欲他年受真诀,先从碧海涤埃尘。

邺侯奇谲世难知,放浪衡湘亦避时。

退之昔谪恶溪滨,精意能开衡岳云。
我匪天穷坐人厄,试从山外望氛氲。

《忆南中兄弟》

宋•郑獬

河上青青榆叶稀,湘童何日报南归。

可嗟不及衡阳雁,兄弟相将作队飞。

《杂言二章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其一

宋•李新

荷衣老主座,拥䌷呼衙晚。

黄阁有造父,伏骥起编栈。

广文局如水,何人檄慵慢。

岂无同升公,空谷饱藜苋。

寄书获我心,正须衡阳雁。

《初见梅怀玉山友弟》

宋•赵蕃

江路野梅初折来,班班已有数花开。

细看浑觉风神在,且老空惊鬓发摧。

我所思兮千万里,知其趣尔五三杯。

半年未有音书至,未过衡阳雁已回。

《绍熙辛亥六月中伏日出郭不雅观稼小休野石读仲权正字壁间所题诗因次韵 》其二

宋•滕瑱

身傍蓬莱近紫清,巧语一出忽如笙。

祗今家食应无恙,书倩衡阳雁寄声。

《送廖八下第归衡山》

宋•欧阳修

曾作关中客,尝窥百二疆。

自言秦岭水,能断楚人肠。

失落意倦京国,羁愁成鬓霜。

何如伴征雁,日日向衡阳。

《断雁》

宋•文天祥

断雁西江远,无家寄万金。

乾坤风月老,沙漠岁年深。

白日去如梦,上苍知此心。

素琴弦已绝,不绝是南音。

《苏幕遮·钱塘避暑忆旧用美成韵》

宋•赵必

远迎风,回避暑。
人似荷花,笑隔荷花语。
无限情云并意雨。
惊散鸳鸯,兰棹波心举。

约重游,轻别去。
断桥风月,梦断秋蓬旅。
旧日秋娘犹在否。
雁足不来,声断衡阳浦。

《水龙吟·雁》

宋•苏轼

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嘹唳。
银河秋晚,长门灯悄,一声初至。
应念潇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
乍望极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风惊起。

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
万重云外,斜行横阵,才疏又缀。
仙掌月明,石头城下,影摇寒水。
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

《一剪梅》

宋•辛弃疾

记得同烧此夜喷鼻香,人在回廊,月在回廊。
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斟酌,坐也斟酌。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阮郎归》

宋•秦不雅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奥深厚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江城子》

宋•李纲

去年九日在衡阳。
满林霜。
俯潇湘。
回雁峰头,践约雁南翔。
遥想茱萸方遍插,唯少我,一枝喷鼻香。

今年佳节幸相将。
陟层冈。
举华觞。
地暖风和,犹未菊开黄。
此会明年知健否,判酩酊,醉秋光。

《荆州即事药名诗》

宋•黄庭坚

前湖后湖水,初夏半夏凉。

更阑喷鼻香梦破, 一雁度衡阳。

《有所思三首》其二

元末明初•胡奎

落叶随风飞,欲归在何时。

人生千里不得会,空向天涯歌所思。

黄陵女儿泣湘月,苍梧鸣凤千年别。

弹折秋风五十弦,妾貌如花命如叶。

青猿夜啼三峡长,望美人兮良可伤。

回雁峰前有来使,愿寄一书还故乡。

《回雁峰》

元•傅若金

江上青峰宿雨开,江头归使日南来。

登高欲访安然字,仲春衡阳雁已回。

《再用韵柬李元善》

元•岑安卿

故郓诗人美无度,飘泊江湖未羞遇。

贫如东野诗愈佳,嗟叹无车载家具。

莫言家具少于车,喜有昌黎不平语。

清名后世期不刊,富贵浮云何足数。

读书惟阚温凊馀,女哭男啼不须怒。

王章昔日卧牛衣,靖节茅亦蓝缕。

即今蹭蹬毋自怜,变革云龙岂无端。

颜生四勿称仁人,负郭二顷犹言贫。

我田仅足了饘粥,苦吟贻笑东西邻。

行藏勿用人称善,景逼桑榆幸康健。

乌纱匼匝仅蒙头,霜鬓鬅松亦遮面。

青山白云交契深,金马玉堂书问鲜。

无才无德空老成,下不尤人上无怨。

与君唱酬心自欢,咏歌不敷还太息。

越中小友有来诗,相要更赋衡阳雁。

《寄夫》

明•黄峨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闻雁》

明•朱诚泳

满空寒雨度潇湘,楚水燕云道路长。
惆怅故人千里别,好传尺素过衡阳。

《雁峰烟雨》

明•张述龄

缥缈楼台隐翠微,钟声度处正霏霏。

胜连衡岳当南峙,漫说峰头雁影归。

《苏幕遮》

明•刘伯温

雨潇潇,风袅袅,柔梦相牵,不觉春窗晓。
雁到衡阳回去了,镜里离莺,独对琴台老。

楚天长,秦树杳,山蹙愁眉,江学回肠绕。
满地苍烟连碧草,弱水三千,人隔蓬莱岛。

《送侯大将军姊丈出镇贵阳 》其二

明•于慎行

平生结客少年场,一剑登坛镇夜郎。
立时山川连六诏,匣中风雨渡三湘。

情知壮志图龙额,无奈离愁数雁行。
别后相看万馀里,尺书几日过衡阳。

《送周生》

明•程通

把酒立离亭,柳色正青青。

君逐衡阳雁,迢迢过洞庭。

《得家君楚中信》

明•王世贞

不见衡阳雁,新年入夏初。
忽逢江上信,疑是梦中书。

楚甸春衣薄,燕山夜枕虚。
白云犹在眼,凝望意何如。

《阻风曲罐子矶作》其三

明•杨慎

啼猿峡口江流远,回雁峰前沙碛晚。

水驿梅花开未开,缄情千里寄阳台。

《舟溯湘江杂咏》

明•蒋冕

客舟清晚溯湘川,满目山光雁影边。
碧草寒波双鹭浴,白蘋芳渚一鸥眠。

矶头石古迷荒藓,浦口帆归带暝烟。
嫡衡阳江上路,新诗题满彩云笺。

《次韵董廷器闺情》其十四

明•倪谦

愁绪无期每自来,翠蛾双锁遣难开。

夫君不学衡阳雁,一去如何忘怀回。

《除夕》

明•王应鹏

美人相见不相忘,为惜年华感叹长。

百物岂皆金作铸,一冠原以铁为梁。

人于竹叶情无极,月到梅花夜未央。

云外忽闻双雁度,正疑过衡阳。

《送翁仲彬回金陵》

明•童冀

月明江上棹歌闲,倦客东游未赐环。

千里乡关非白下,十年书剑逐黄间。

水生建业鱼初上,春早衡阳雁未还。

莫向凤凰台上望,楚云尽处是君山。

《三山晚眺》

明•王守仁

南望长沙杳霭中,鹅羊只在暮云东。

天高双橹哀明月,江阔千帆舞逆风。

花暗渐惊春事晚,水流应与客愁穷。

北飞亦有衡阳雁,上苑封书未易通。

《楚水吟怀》

明•吕渊

楚江秋晚净无埃,五两高悬画鹢开。

落日亭亭催客去,青山模糊送诗来。

月临湘水猿声断,云冷衡阳雁影回。

佳句入囊珠玉旧,客边谁与共敲推。

《归雁》

明•陆光宙

万里衡阳雁,春来又北征。
谁怜失落群影,故作断肠声。

朔漠风犹劲,关山月自明。
素书吾欲寄,须到雒阳城。

《见雁南飞》

清•康熙

归雁南飞有数行,南飞度岭向衡阳。

欲将信息传军士,早报成功返故乡。

《闻雁》

清•卢德仪

孤雁一声语,秋心私下知。

衡阳归有路,怜我竟何之。

《游回雁峰》

清•袁枚

衡郡小丹丘,鸣琴主客游。
万家烟火上,一曲楚江秋。

远水淡将夕,颓云凝不流。
自怜人似雁,到此亦转头。

《题恽寿平山水小景》其三 芦汀秋晚

清•乾隆

绿水平沙弄影差,老枝花重不胜垂。

衡阳浦上雁声断,正是惊寒欲宿时。

《重登回雁峰》

清•王夫之

碧树江烟小散愁,青鞋雪鬓又重游。

朱甍如梦迷双岸,绿草当春覆一邱。

纵酒华年凌石级,题诗夕雨认高楼。

渔舟战鼓皆今日,惭愧乾坤一影浮。

《衡阳路》

清•冯㻾

我家雁门下,与雁俱南来。

今日衡阳路,雁回人未回。

来源:掌上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