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谋篇

首先是立意问题,

写诗是一种有目的的文学活动,写作的‘目的’便是‘意’,确定这个‘意’便是‘立意’,也便是所谓‘意境’。

‘意’是一种情绪、一种不雅观点、一种主见、一种思想。

诗词的整体框架构思

‘意’是爱恨情仇、建功守操、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孤高自许、不同流俗、

怀古幽思、咏叹盛衰、思乡怀人、离愁别绪、风花雪月---。

这些都是‘意’。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唐多令、咏絮’,词的立意偏于忧伤、无助、失落望‘嫁与东风春不管’表现出仰人鼻息、无依无靠的凄凉;

而薜宝钗的‘临江仙、咏絮’她的立意偏于自傲、抗争;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表现勇于与命运抗争,年夜志勃勃,春风得意之心情。

红楼梦的诗作都有其光鲜的个性,符合每个人的思想境界,性情特点,这便是曹雪芹写诗的的立意。

诗作品要想有深度,应该有明确充分的立意。

这个立意应该洗炼深刻,再用不同的手腕展现,也便是‘意象’的串联,组成‘意境’。

乃至表现层次也是须要不断考虑与强化的。
这样才能增加诗的深度与强度。
才能创作出立意深远,有创造性、有历史代价的诗作。

立意,也便是说诗词的中央思想,或者说是你要表达的主题。

如果你的立意不堪利,那么纵然你有再好的修辞手腕,再华美的字句也不是一首好诗。

所有的修辞手腕、精警的句子都是为这个主题做事的。

古人的作品有很多是同一题材的,那么流传下来的也都是些立意好的作品,绝对不是一些笔墨富丽而立意低俗的作品。

如果要详细的说诗歌的立意是没有办法讲清楚的,由于诗歌只可融会,不可言传,借一位词家话说便是:

1、表达的准确性

2、思想的自由性和深刻性

3、视角的民间性

4、主题的光鲜性

5、措辞的幽美性

我们理解了立意的主要性后,那种为写而写,写完了不知道在表达啥的情形,就比较少出

就比较少涌现了。
我们要能基本做到先审题,而后立意。
立意后的事情便是谋篇,即诗的骨架的问题。

再好的立意,没有完全而坚实的骨架支撑也是惘然。
就如一座大厦,在纸上设计的再好,如果建造出来的是风吹即倒的,那还能叫做大厦么?

以是立意主要,诗的骨架一样主要。
立意和骨架是毛和皮的关系。
皮之无存,毛将安附?

‘谋篇’问题,归根结底还是 起 承 转 合 的问题。

起承转合四步独立而连贯的组合成一个诗的整体,四步都主要,没有哪个主要哪个不主要之分。

‘谋篇’问题,‘起 承 转 合’问题,终极还是归结在‘诗脉’的问题。

什么是诗脉?

用一个字概括便是‘线’,

起承转合就彷佛一个个的珠子,须要靠诗脉这条线给串起来,

要不然珠子就撒了一地是吧。

审题——立意——谋篇——串线,这是一个一步步下来的过程。

一步紧接一步,在你的线自己没串好前,不要下笔。
哪怕思如泉涌,也要先把线串好再下笔。

有人可能会说,怎么这么繁琐,我把诗写出来就行了呗。

一开始串线,只管费些功夫,但是等你串了一段韶光后,你就能领会到为什么这么严格的哀求你一定要串线了。

二: 措辞

有些朋友,写诗构造没问题,起承转合做得很好。
便是措辞口语,乃至是当代汉语的那种口语化。

诗的措辞便是诗的措辞,是差异于口语文的,若是像我们说话一样的随意,不经由加工,那么我想也不会有这么多喜好诗词的朋友们的。
一说到诗词,人们第一想到的词便是典雅,是吧?这个是个人修炼的问题。

律诗要遵照的一些原则:

俚语说,没有规矩不成周遭.这句话彷佛在什么地方也得当,相对律诗而言也是如此.诗之以是称其为诗,就由于它有着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独特之处,有自己的特点。

诗的整体和局部的合营,总的来说便是情加上景,然后结合起承转合,这样来构成诗的全部。
一句话,诗的整体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完全而统一形神兼备。

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常常会听到一个词,那便是‘意境’.那么这‘意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意’是诗不可缺失落的东西,如果说笔墨是构成诗的骨架、形状,那么‘意’便是诗的灵魂。

诗要有灵魂,这也便是我们所主见的,诗要有所表达,不能为诗而诗。

意,是诗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是作者思想的紧张表示;意,可明可暗,有内有外.

一部作品可以描写外在的景致,但是通过对情景的描写,再现作者的思想情愫,这便是‘意的蕴含’.诗如果无意,就像人短缺了思想和灵魂,这是要不得的。

因此诗有诗的原则,主题便是诗的灵魂,笔墨是你再现思维意识的一种媒介.

在诗的规定上,古人的论述很多,我们不可能逐一去论述,现在我们只说一下大略的十一不,也便是在诗的创作过程中须要把稳的问题第一个,是不失落态。

所谓不失落态,便是我们常说的四平八稳,要尊重事实。

不失落态,大略的说便是在写诗的时候,要尊重最基本的事实.

比如,我们写山,就要有山的姿势,写水要有水姿.尊重事物本来的面貌,写山要挺立俊秀,或者雄伟,或者其他有关山势的描写

但是绝不能把山写成像水一样的流动,或者长条腿跑了。

一句话尊重事实,换句话说,便是写实!
任何文学都来源于生活,它虽然高于生活,但是不能分开生活的本色,包括玄幻都要遵照思维的最基本的逻辑,这是第一个不失落态。

第三: 不繁杂。

诗的特点篇幅短小精髓精辟,文体决定不能有太多的铺垫,以是写的时候要去粗取精,与内容不相关的东西千万不要装进去,也不要凑数!

有时候,写的时候词穷了,就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塞进去,这是弗成的.如果这样下去,到末了恐怕连你自己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了。

我们该当确定一个诗的主题,然后环绕这个主题进行构思,有用的要,没用的不要.

这个不繁杂,相对而言比较好理解的,大略的说便是不要啰嗦.

写诗不要繁杂,这个从唐诗里也可以看到这个特点.任何一首诗都是一个的单一主题,

我们所用的字词都是为了这个主题做事的.诗从小处入手然后去意喻一个大的主题,这便是以小见大。

第四: 不朴实

意思便是说写诗的时候不要太过朴实了,

当然这是相对而言.在这里的朴实的意思和‘直白’有差不多的意思!

由于诗的字数很少,可以说寸土寸金,最多的七律56字.我们所要做是在56个字里阐述一个完全的内容,不斟字酌句是弗成的

由于诗也是文章须要色彩,须要我们去描述,清晰的表达你自己的意思,

或者说是你所见到的景,通过诗的措辞讲给别人听,

这就须要我们通过极少的笔墨再现幽美的场境,以是润色润色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是如何润色!

一方面我们须要对自己的诗进行润色,

另一方面我们要避免华美辞藻的堆积;

那么这两个是不是有些抵牾了呢?

这就须要你利用笔墨这个东西去做到平衡.

我们该当考虑词句,使诗更完美,诗是一个有机完美的整合,我们都知道白居易的诗因此普通明白而著称,

但是他的诗同样有思想,这个个中的奥妙要大家仔细的去体会。

如果分开了这个整体便是跑题,就像唱歌一样,分开了原来的主旋律也便是唱歌不要跑调,写诗也不能分开律诗本身的格调.

比如:在写诗的时候一会这样,一会那样,一会鲜花烂漫,阳光残酷,一会冰雪交加,狂风骤雨.一会哭一会笑反复无常,这都是不踩调的毛病。
是一开始写,就要遵照既定的格线

第五:不囚缚,便是不束缚,

那么这个束缚又是指什么呢?

我们大家都知道,律诗是有格律的,以是称为律诗,而不是当代诗.这个束缚是指被格律束缚,被政策束缚等各种缘故原由.

记得我们初学格律的时候就说过,我们之以是学格律,便是为了更好的节制它,同时也是为了往后走出格律而学.

这个时候强调不要被格律所束缚,不是说不遵照格律,而是更好的去利用它,让它为我们做事.

我们提倡诗是自由的,是思维形式的自由,创作手腕的自由,不要由于别人说的不对,自己就失落去判断的能力

以前我们学格律,本日我们强调不要被其所束缚,这个并不抵牾,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节制律诗的写作方法.

一句话,我们学格律是为了更好的节制它,所谓方寸之间有天地,只有理解了规律,我们才能利用规律,才能自若的游走于方寸之间,而不是让它来束缚我们。
比如我们在格律的范围内写诗,这是自由的,有些过分的格律也可以酌情处理.

束缚有人为的束缚,也有自身的束缚,因此我们一定要放开。

说到这个束缚,我想说说在韵字的选择上.有时候在评阅作业的时候,常常会觉得有些句子很是生涩,很多的时候便是为了韵字而为.这个也是一种束缚,便是被格律的束缚

当然,我们要辩证地去认识这个‘束缚’问题。

第六:不沉静

什么是不沉静呢?

意思很大略.沉:便是沉没的意思;静,便是静止,不动.

不沉静,便是不要沉没,也不要静止不动,

详细是指在写诗的时候,不能太过于沉没,当然也不能静止不动,诗是要灵巧的,写诗要具有灵动性,以是不能太过沉没,

灵巧的,写诗要具有灵动性,以是不能太过沉没,

沉没,是沉下去,没有声音,不是沉默,不说话的意思,

写诗不得过于张扬,张扬不是诗的目的,也不是诗的作风.

写诗哀求要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不可以好高骛远,当然也不可妄自菲薄,写诗同样也不可以飞扬跋扈,正所谓‘道法自然’。

我们写诗是为了什么呢?

有人会说是爱好,有人会说熏陶情操,总之,我们写诗不是用来教训人的,这点相信大家都是共通的,

一个人的诗风如何,可以从一个侧面表现出这个人的品质、脾气、乃至是人生不雅观,

但是这个张扬要和写诗的手腕区分开,它不等同于浪漫的诗风.

这个张扬是指人的性情在诗中的一种表示,要激情亲切而不是傲慢,夸年夜但是不能空洞.可以热血沸腾,但是不能目空一切.

一种诗风的再现,便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的侧影,写诗该当站在正义的态度上,弘扬正义。
诗也不是用来炫耀的,无论他人的水平高低,都要予以尊重,这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我们要做的是顺着思路想开去,然后帮着同学理顺理好,但并不是逼迫人们的立意。

文人相轻这种思想武断要不得,这不符合诗的道,更是背离诗道的行为。
我们在学习古诗,不妨也学习下古人对人接物的态度,在我们这个礼义之邦,这种淳厚的古风,便是在本日也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诗是要灵巧的,写诗要具有灵动性,以是不能太过沉没。

第七:不细碎。

这个不细碎,和我们前面说的不繁杂有些类似,前面是从取材的大的范围上说的,而这里要更细一些,这个不细碎的意思的是说在写诗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犯了细碎的毛病,而不是说你写的诗不足细碎.当一首诗的素材范围确定往后,我们还要进行更细一步的整理,

写诗不是罗列材料的清单,每一个细节都要写进去;更不是做账,每一笔开支都要表示的一点也不差,

要学会合理利用素材,有繁有简,层次分明,不能面面具到,要把握紧张的来写.

写诗作文章都是如此,手腕只是一个方面,要做到自己独特的理解,比如写人,要看你想表示的主导思想是什么,要突出主体,不能把人的每一个细节都写进去,每一个毛孔,每一根头发,这个和当代文学的一些写作手腕相似。
我们所要的目的,便是达到自己的理解,这是不细碎.罗里吧嗦一大套 还不能让人知道你在说啥。

要学会合理利用素材,有繁有简,层次分明,不能面面具到,要把握紧张的来写.重点突出,分清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