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袁枚

仲春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二十四番花信风里,惊蛰一候是桃花。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寰宇非人世桃花深浅处春风遣愁肠

仲春回暖,惊雷万钧,和风小雨,催开了三千碧桃。

早在前些天,就买了几枝桃花,给家里平添了许多娇媚的春色。

青山如洗,春水如碧,雨后的桃花在光影里开落,深深浅浅的妆容,就像未到的韶光和远去的年光时间。
总要开满一大片,从情浓到残红,方能为这个时令的盛大做最好的表明。

毕竟它便是那万千风采,无可比拟的桃花。

写桃花其实让我犯难,大概由于它是春天最受欢迎的花,也是最被众人追捧的花。

对它的描写广泛而详细,各种名号和类比习认为常,而我自知难以写出它本身的美感。

比较梅花等象征意义深远的花,桃花则更多世俗的味道。

人们爱它,因它和春天的纷繁的美不谋而合,乃至在众花之中,只有它和“运”字联系起来,被授予不同的意味。

在诗词中读它,在食品中品它,在故事里听它,彷佛它永久有着某种魅力,不是高高在上,正好是随处可见,且又众说纷纭,荣辱不惊。

桃花春色暖先开,妖冶谁人不看来

桃花大概是春暖后开的最为繁盛的花,可以说占尽先机,实在单看那薄透如纸的身骨彷佛不能和丰硕、妩媚联系起来。

但是当它开遍十里,那一口气开出的,是一全体春天的宣言,它是仲春最可依赖的青鸟使。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它的娇红自带一股温暖的力量,早春的寒冷和荒漠仿佛也被融化,留下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濯濯春色。

实在桃花开处不只盛大美艳,丹唇未启笑先闻的它在一些人眼中也有着胭脂泪,相留醉的清愁。

吹落娇红,一片幽情冷处浓

红楼梦里黛玉的《桃花行》让宝玉落下泪来,是心腹,也是怜惜。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不雅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干瘪
干瘪花遮干瘪人,花飞人倦易薄暮。

节选自《桃花行》

不用胭脂比花色,却用少女的粉泪形容,泛红的眼眶,也别有一种妩媚。

泪眼问花花不语,花尽泪干人干瘪。

太美就禁不住光阴的摧残,当片片飞尽,零落成泥,那纤薄的花瓣是那样的薄弱,就犹如黛玉的生命,终是落尽。

比较之下,纳兰容若的桃花就稍稍欣慰一些,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它在感激东风,也在陪伴伤情,幽清香味在冷处愈加浓郁,仍旧开释着自己的美好。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比较桃花泪,我更喜好桃花醉的不羁,这就要说到桃花园里和堂弟们夜宴赋诗的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吟诗歌唱,赏花饮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肚量胸襟惬意,享受当下。

这便是李白的旷达,尽兴尽情地投入生活,也像桃花,要开就开的毫无羁绊,轰轰烈烈。

这和桃花神仙唐伯虎不谋而合——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贫乏有何,我自快乐。
“花前花後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去世花酒间”。

看似疯癫,却也最真,看似潦倒却心境澄明,不染俗尘。

误入桃花源,却作桃花仙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好一派遗世独立的风光。

梦中最美的桃花大概是开在林芝,那漫山遍野不被人侵扰的桃花,自顾自开遍了天涯。

由于桃树结果十年到二十年便衰落,人们便要将它们砍伐。
而林芝的桃花野外成长,人们不去管它们反而开出了桃花最真的美和不事人工雕琢的自然、清新。

成片的桃红,开在雪山之下,野外之中,那是雪域高原的江南,美成一片酣梦,足以醉人个中。

桃花助你面若桃花

而桃花除了不雅观赏,还有药用和饮食的代价。
可以冲泡桃花茶,酿造桃花酒等等。

它有淡淡的苦味,不像看上去那么甜美,性微温,有活血悦肤、化瘀止痛等功效。

桃花含有山萘酚、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身分,个中山萘酚有较好的美容护肤浸染。
以是想要面若桃花,确实根据自身情形适量服用桃花制品。

说了这么多,依然只是桃之一朵。

甘心当一个俗人,不问缘由地爱着桃花,爱着开满这个春天的它,爱这满目的繁华,爱这粉红的云霞,爱这无拘无束笑嫣如花。

无尘和你一起找寻文化背后的小确幸,在古典文化天下里体味美好,在噜苏生活中捡拾点滴的温暖!

#你好,惊蛰##春天##桃花#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笔墨为原创,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