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古诗词本已经是很有想象力了,但居然还有人根据诗词来做菜,这想象力我是当真服了。杜甫有一首首家喻户晓的千古名作,名叫《绝句》,全诗如下: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上苍。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七言小学生都是会背的,唐诗中有一种很高明的写法叫“以诗为画”,这首诗便是最好的证明。挺好的一首诗,但有厨师却用几个鸡蛋和一把青菜,把这4句诗做成了4道不同的菜,大写的服。
第一句,厨师把鸡蛋煮好后取出蛋黄,这便是两个“黄鹂”,然后放在一根长条的青菜杆子两边,这便是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句,用上一句中没用到的青菜叶子垫底,把上一句中没有用到的熟蛋白切成丝儿,排成一排放在菜叶子上,这便是一行白鹭上上苍。
第三句,连续把蛋白切成鹅毛状,排在一边,然后用菜杆子搭成一个“田”字形做为窗户,这便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句就有些阴郁收拾了,厨师做了一道汤,把蛋壳做成条形当成是船,放几片菜叶子丝当成水草,虽然有些牵强,但这菜叫做门泊东吴万里船。
虽然这样做菜的师傅想来也是为了图一乐,毕竟这样的菜看起来该当不会太好吃,但这种创意确实是值得点赞。若是笔者在菜谱上看到这4道菜的菜名后,还是会带着好奇点上一份的。
事实上,将菜和诗放在一起的菜名诗,并不是这几年才盛行的。早在2012年8月份,这种做法就已经在网络上兴起。大家可以看看以下菜名诗:
曾经沧海难为水,鱼喷鼻香肉丝配鸡腿。
相见时难别亦难,清蒸螃蟹别放盐。
一树梨花压海棠,青椒干煸溜肥肠。
君问归期未有期,红烧茄子油焖鸡。
当年这些菜名诗兴起时,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末了不少专家学者也参与了谈论,大家的辩论点便是一个:这样恶搞古诗是否得当。支持的网友认为,将古诗和菜名结合起来实在对弘扬诗词是有好处的,也算是古为今用的一种,大家不用想太多了。反对方则认为,这是对经典的轻渎,让经典古诗词失落去了美感,完备是误人子弟,对学古诗的孩子们会有不良影响。
对此,笔者倒是持中立的态度。就像改编《陋室铭》和“春眠不觉晓”一样,若是能编出格调,编出水准,这就无可厚非。而将古诗和菜用在一起,只是为了强融,完备是前后言不搭无厘头,那就没意思了。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