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D
【解析】A项中“陵园”的“陵”和“凌晨”的“凌”读“líng”,“模棱两可”的“棱” 读“léng”。B 项中“量变”的“量”和“相机行事”的“量”读“liàng”,“量杯”的 “量”读“liáng”。C项中的加点字均读“xiá”。D 项中“参赞”的“参”读“cān”,“人 参”的“参”读“shēn”,“参差不齐”的“参”读“cē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辐射 就绪 浮光略影
B.切磋 酌情 开诚布公
C.贮存 肯切 熟视无睹
D.隔阂 竟聘 任劳任怨
.【答案】B
【解析】A 项中“浮光略影"的“略”应改为“掠”。C 项中“肯切”的“肯”应改为“恳”。 D项中“竞聘”的“竟”应改为“竞”。
3.下列各句中加点针言利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B
【解析】B项中“可圈可点”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赏。 为褒义词,用在这里不得当。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选 B。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显然 起因 关于
B.显然 起源 对付
C.溘然 起因 关于
D.溘然 起源 对付
【答案】C
【解析】“显然”指随意马虎看出或觉得到;非常明显。“溘然”指在短匆匆的韶光里发生,出乎 意外。第一个横线处填“溘然”比较得当。打消 A、B 两项。“起因”指(事宜)发生的原 因。“起源”做动词时,指开始发生,后面多跟“于”;做名词时,指事物发生的根源。“起 因是什么”是固定搭配,也符合语境,故第二个横线处填“起因”更得当。打消 D 项,答案 选 C。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片翠幕般的青峰
②忽然一座高倚天表的山峰
③它那粼粼颠簸的倒影
④就张挂在亭子的飞檐上
⑤透过茂密的枝叶
A.①⑤③④②
B.①③②④⑤
C.②⑤①④③
D.②③⑤④①
【答案】C
【解析】第一个横线处后面的“矗立”指高耸地立着,解释它前面的物体之高,故选“②” 更得当,打消 A、B 两项。第二个横线处前面是“坐在树下”,以是填“透过茂密的枝叶” 更得当,即“⑤”跟在“②”后面,据此打消 D项,答案选 C。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新冠疫情在全天下范围内的肆虐,东京奥运会一度面临着被取消的可能。
B.本书的读者工具是为中等文化水平的自学者编写的商务英语教材,质量很好。
C.通过网上营销,这家企业已实现了线高下单,就近配送、线下交付的一体化。
D.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成,必将有助于赤色文化走进新时期青年的内心天下。
【答案】B
【解析】B项句式杂糅,可删去“的读者工具”。
二、阅读下面笔墨,完成 7~10题。(16 分,每小题 4 分)
地球环绕着它的轴旋转。如果它的形状是一个完美的球体,内部组成非常对称,完备呈刚性,同时在空间中绝对独立,那么它会永久环绕一个固定的轴旋转下去。然而上述假定都 是缺点的,地球是处于颤动状态的。1988 年 7 月,科学家创造了地球的第四种颤动形式, 而在此前已经知道有三种不同的颤动形式。当你在夜间仔细不雅观察群星的运动时,会创造它们 在空中环绕某个点做圆周运动,而这个点正好在地球北极的正上方。如果年复一年地研究这 些星星,那么就会看到这个中央点在缓慢地移动。这种征象是由于地球的轴在移动,并且地 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在赤道部位发生膨胀。玉轮和太阳吸引着这个膨胀部分,导致 地轴缓慢地做圆周运动。一个周期大约为 26000年。这个效应称为“岁差”。由于这种圆周 运动,每年的春分要比上一年提前一点到来。这是地轴最大的颤动,是古希腊人创造的。
地轴并不是沿着一个真正的圆运动的。由于玉轮有时离地球近,有时离地球远,以是它 的吸引力随韶光有眇小的变革。在运动旋回过程中,这种变革造成一种镜像摆动,即每 19 年重复一次眇小的颠簸。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得雷根据他对星辰位置的详细研究,在 1748年 创造了这一征象。这种微弱的波状运动被称为“章动”,它是从拉丁文“点头”一词而来的。
早在 1765年,一位名叫欧拉的瑞士数学家曾预测,地球的两极在每一年中应沿一小圆圈运 动。这种小圆运动太眇小,以是在当时人们还无法不雅观测出。望远镜和其他仪器在数十年后才 制作得比较精密。1891 年,美国天文学家张德勒终于能非常精确地研究星系,并能够丈量 出星辰位置非常眇小的移动。这些位移可用地球位置的移动来很好地阐明﹐并被称为“张德 勒颤动”——地极的一种不规则圆周运动,完成一个周期大约须要 430天。其轨迹不是一个 完美的圆,而且在某些年变得较大。地极位置的变革每年大约只有 10 码。天文学家认为, 这种颤动是地球内部物质的分配不断发生变革的结果。常日这是由大地震引起的。地震毁坏 了地球内部的平衡,虽然不大,但却足以使地球在旋转时抖动一下,从而造成地极发生几码 的位移。地震越强,这种偏移自然也越大。
丈量月球或人造卫星位置的方法在不断改进,激光束已经能够从这些物体上反射回来。 通过打算激光来回所需的韶光,便能测算出小到数英寸的位置变革。科学家们宣告,他们用 这种技能创造了“第四种颤动”,它使地极在两星期到数月的韶光内绕一小圆运动。这个小 圆的直径为 2.5英尺。通过详细研究有关景象资料的卫星报告,科学家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即这种短期和小幅度的第四种颤动是由质量分配的变革导致的,而这种变革又是风使大气圈 来回搅动的结果。其余一些成分可能包括引起水体往来来往运动的风暴,以及雪盖的提高和退却撤退 等。令人惊奇的是,像我们所熟习的阵风、河水流动或冰雪溶解等征象都可使巨大沉重的地 球产生眇小的颤动。事实确实如此。
【注】码、英尺、英寸:都是英美制长度单位。1 码约 0.91米;l 英尺即是 12 英寸, 约 0.30米。
7.第一段中谈到“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的诸多方面,下列理解精确的一项是( )。
A.地球运行很稳定,只管有时会颤动。
B.地球在空中独立运行,地轴在移动。
C.地球是个椭圆形的球体,赤道膨胀。
D.地球绕轴自转,内部组成非常对称。
【答案】C
【解析】由第一段可知,地球是处于颤动状态的,地球的轴在移动,以是地球运行不是很稳 定。故 A项谱误。“地球在空中独立运行”和“内部组成非常对称”的假定是缺点的,故排 除 B、D 两项。答案选 C。
8.下列对地球颤动的类型所作的判断,精确的一项是( )。
A.地球自转轴在外部空间上的变革,如“岁差”和“张德勒颤动”。
B.地球自转轴在外部空间上的变革,如“岁差”和“章动”。
C.地球自转轴在地球内部空间上的变革,如“岁差”和“章动”。
D.地球自转轴在地球内部空间上的变革,如“章动”和“第四种颤动”。
【答案】B
【解析】地球颤动是科学家创造的地球自转轴在外部空间上的变革。故打消 C、D两项。“张 德勒颤动”是地极的一种不规则圆周运动,不是地球颤动的类型,故打消 A 项。答案选 B。
9.下列对文中四种颤动的理解,禁绝确的一项是( )。
A.“章动”由月球离地球的位置变革而引起,是地轴的一种较短周期的“镜像摆动”。
B.“张德勒颤动”是地极的不规则运动,其轨迹并不是完美的圆,而是 10 码长的曲线。
C.“岁差”是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赤道部分的吸引造成的,是地轴的一种长周期运动。
D.“第四种颤动”与地球的大气、风暴及雪盖运动等有关,是地球外部成分造成的。
【答案】B
【解析】B 项“而是 10 码长的曲线”缺点。原文第二段说“地极位置的变革每年大约只有 10码”并没有说地极的不规则运动的轨迹是 10码长的曲线,属于无中生有。本题为选非题, 故答案选 B。
10.下列对地球颤动缘故原由的剖析,禁绝确的-项是( )。
A.其他天体的引力浸染
B.地球外部气候的浸染
C.地球内部物质的转移
D.地球完备刚性的质地
【答案】D
【解析】由原文第一段可知,“地球完备刚性的质地”的假设是缺点的,即地球不是完备刚 性的质地,而地球颤动的缘故原由之一是地球不是完备刚性的质地。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选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10 分)
三、阅读下面笔墨,完成 11~14题。(25 分)
11.(6分)
(1)一身中山装;(2)一支钢笔;(3)一把精细的油纸伞。
(意思对即可)
12.(6分)
(1)可以听到乡音;(2)可以理解亲戚邻里关系;(3)可以得知家乡的新鲜事。
(意思对即可)
13.(6分)
(1)求真好学;(2)重友情;(3)乐不雅观善良。
(意思对即可)
14.(7分)
(1)表达了对家乡勤恳女子的赞颂之情。
(2)这些“四处移动的花朵”(学生打的伞)给“暗淡的雨天”带来了色彩和活力,让“我” 愉快,舒适,惬意,表达了对学生的喜好之情。
(3)“游移在大地之上的伞花”在春雨中装饰了缤纷的天下,“我”的“赠伞”也撑起了 友情的天下。
(意思对即可)
四、古代诗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5~16 题
南亭偶题
[唐]许浑
城下水萦回,潮冲野艇来。
鸟惊山果落,龟泛绿萍开。
白首书千卷,朱颜酒一杯。
南轩自流涕,不是望燕台。
【注】望燕台:又称“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建于易水边,置千金于台上,以招纳天下贤 士。
15.(6分)
(1)动静结合。“山果”“绿萍”本为静态之物,鸟惊飞而山果坠落,龟划水而绿萍裂开。 (2)富于理趣。“鸟惊”与“山果落”,“龟泛”与“绿萍开”构成因果关系,理趣盎然。 (意思对即可)
16.(3分)
尾联写墨客凭轩堕泪,感叹世上再无燕昭王的望燕台(黄金台),抒发了怀才不遇之情。 (意思对即可)
17.(6分)
第一个“故曰”:戒奢尚俭﹐是治国确当务之急;第二个“故曰”:宫殿是否富丽,车马服 饰是否富丽,可以用来判断一个国家是奢侈还是节俭。
(意思对即可)
18.(6分)
第一问:“奸智生”“邪巧作”指的是社会道德败坏,不法行为产生。第二问:作者认为其 根源是国家奢侈而导致财用不敷。
(意思对即可)
19.(4分)
不通晓这个策略的人,不能让他管理国家。
(意思对即可)
五、作文。(60 分)
20.阅读下面笔墨,按照哀求作文。(60分)
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敷。” 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古人的这些不雅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履历、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立意自 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