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区融媒体中央推出

【书喷鼻香为伴 夜读建阳】广播节目

每周五晚20:00

同步在“建阳新闻”微信"大众号推出

书喷鼻香为伴 夜读建阳  朱松笔下的考亭仙露

我们在这里陪你听动听的建阳故事

朗读者:章小宇

朱松笔下的考亭仙露

祝熹

建阳城南,一贯往南,十里,也便是如今的回瑶一带,野外肥沃,竹林深深,泉水潺潺。
竹影掩映着白墙黑瓦,是卓民表家族所居。

卓民表是朱松的同榜进士。

宣和五年(1123),卓民表的父亲向在山阴县担当县丞的卓民表写信诀别,而后与世长辞。
卓民表接到,急忙回到建阳。

卓民表的父亲是一位传奇般的隐士。

卓家虽然仅仅离建阳城10里,卓父居然足足30年未曾踏进建阳城一步。
卓父少年的时候,学习非常勤奋,无所不通,由于是家中宗子,强烈的家庭任务感使令他放弃功名。
卓父积德行德,曾经一位富商途经,要求吃住,卓父二话不说,安排食宿。
富商又要求卓父帮忙保存一箱纯金。
口头交待,没有任何凭据。
一年后,富商回来取钱,储存纯金箱子上的封条没有动过。

……这些故事,出自朱松为卓父写的墓志铭。

卓民表给朱松送去了一坛最好的家酿酒。

这一坛酒,是朱松与考亭结缘的主要标志。

酒是考亭人陈国器酿的。

朱松一喝,赞口不绝,说这酒的喷鼻香绝了、酒的味绝了、酒的色绝了。
酿出了绝品佳酿的陈家没有品牌意识,佳酿没取名字,朱松决定取名为“武夷仙露”。

这可能是建阳酒文化长河中第一款名人命名的酒。

朱松写诗报答,诗前有序:

考亭陈国器以家酿饷吾朋侪卓民表,民表以饮予,喷鼻香味色皆清绝,不可名状,由于制名曰“武夷仙露”,仍赋一首:

二年饮水闽中村落,忽见玉醴倾蛮尊。

涓涓醍醐灌热恼,耿耿沆瀣明朝暾。

旱尘久涨城市暗,渴梦欲挽江湖吞。

何人远致双鲤信,知我来扣罗雀门。

不须邀月已清绝,尚恐熨齿当微温。

要从华池汲真液,岂独玄鬓薅愁根。

微茫已识投辖客,妩媚似返当炉魂。

奇功谁续伯伦颂,妙意要与渊明论。

胸中我自有泾渭,笔下君已倾昆仑。

诗成寄与约异日,饮君与我空瓶盆。

一盏考亭仙露,吸引着朱松的眼力,转头,他开始探求考亭。

此时,还没人会想到,往后,考亭将成为朱子晚年的讲学地,成为朱子的终老地,朱子在考亭创建考亭学派,考亭成为了中国儒学的重镇。

建阳区融媒体中央原创作品,已获授权的媒体不得修正标题和内容,在利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阳新闻”和作者。

制作:建阳区融媒体中央

初审:金娟丽

复审:林晞

终审:吴淑媛

投稿邮箱:jyxw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