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景象更冷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古人曰:“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此时,天地之间的阴气化为雪,纷纭落下,因而表面的阴气越来越重,而阳气则全部收敛于地下。
”
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hé dàn,鸟名)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老南京有句俗话,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此时,家家户户门口,窗台上都会挂上腌肉、喷鼻香肠、咸鱼等腌制品。如果此时恰逢天降大雪,人们都会热衷于在雪窖冰天里打雪仗、赏雪景,其乐融融。
雪花飞舞,漫天银色,冰凝雪积,银装素裹,这是属于冬日独占的浪漫诗意。在许多古代墨客的笔下,可以看出他们对雪的情有独钟,如:
杜甫在成都时写下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四首·其三》墨客坐在窗前,只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又如杜甫在薄暮时写下的“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对雪》在墨客眼中,傍晚时分散乱的乌云低垂,急雪在回旋的风中狂舞。
在墨客柳宗元的笔下,天空是如此纯洁而寂静,六根清净,万籁无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墨客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述了一幅宁静寒冷的画面。
李白有着丰富的想象,他对雪的描写更是大气包举,想象飞腾,精彩绝妙,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又如“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东风喷鼻香。”——《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一个渲染了隆冬的淫威,一个唤起了浓郁的春意。
一样平常人好用鹅毛柳絮、碎琼乱玉等来写雪景。而王维写的雪景,笔墨空灵,觉得细腻而有层次。如“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风听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墨客隔窗“听”和开门“看”的动作神态,使人身临其境。
在岑参的笔下,大雪的美充满了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挂在枝头的积雪,在墨客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俏丽的春天一起到来。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让我们一起敬颂冬绥,静待春归。
注:图片来源于花瓣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