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极绥猷 :[jiàn] [jí] [suí] [yóu]。

从前读《尚书》,因词语古雅,不甚明晰。
虽知其为儒家经典,治国大意,因时期所限,文化毁弃,没有工具书可用,因此读不懂。

乾隆写在太和殿上的“建极绥猷”这四个字,凝聚了中国人治国聪慧之精髓,它把天子的任务与管理国家的方法说得一目了然,真是一句顶一万句!它与当代管理学理论和政治学理论高度契合,叹为不雅观止!

太和殿何等场所?那是天子处理政务的办公室,与群臣议政执政的最高殿堂。
“建极绥猷”能够成为太和殿额匾上的题词,可见其意义重大与深远。

建极绥猷是什么意思

建极绥猷,我们只阐明它的一种含义彷佛远远不足,总感到意犹未尽,但又不能过分解读,真表示了象形笔墨的凝聚力和概括性!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企业领导的职责有两条:1、建立企业基本规章制度;2、进行规范性决策。
从政治学角度看,国家领导层所做的也差不多,制订国家根本大法――宪法,依法行政,依法断案。
这三项权力已经分别由三个不同部门来完成,即立法、行政和法律三权分立。

从各位高人对“建极绥猷”四个字的不同解读来看,这个匾额不仅包括了立法与行政的含义,而且指出立法与行政的原则。

天子立法要立什么法?要立的是最高的法律,拿到本日来说便是宪法。
这个法怎么立?要上承天意,下绥民情。
拿到本日来说便是既要符合历史时期潮流,又要与公民意愿保持高度同等,不可独断专行,违背民心。
还有,最高法律和至上规则,要像南北极一样正派,中庸之道,即不可偏私,对某一部分人分外优待,仅仅确认少数人不可撼动的权力,贬低公民的权利。

如此一来,法治而不是人治的效果如何呢?民心大悦,海内承平,威震四夷,真正达到了完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