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最忆是杭州……
首篇
江南好,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一个西湖,一圈圈的都是故事,文人墨客真的是使尽了文墨,绕湖一周,这些宋朝的故事最多,实在很难想像,险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文学…神话…传说…乃至不可说不可说的部分,都能在湖的一周纷至踏来,走一步,便是一部全传,一回眸,是几百上千个百媚一笑的吴侬软语,一转身,你能把中国的所有春天全都错过了…
坦白讲,我以为西湖最美的是它的样子,晴方好的水光那个潋滟,真的是让民气动,见过太多的水,没见过这么柔的水,一漾一漾的样子,有种千娇百媚的小鸟依人,这种柔是能揽过来的,而且是婀娜的依过来的,有种欲罢还休的荡气回肠,手轻轻的挽着它,它没有抽走,任你挽着,掬一捧,就任你掬着,嗅一嗅,就漫天飞舞,你去花间,它就在花间…你去柳梢,它就约在薄暮后的柳梢头,你才一抽手,它就轻缦的浣在了那里,忍不住,再抄手时,它就戏在那些莲叶间,藏的那个巧,留一角裙边在鱼儿的击鼓传花中,放一丝罗袜在那残荷的山色空濛中,就在这似雨非雨的云雾中,你盼着下大一些,可再大些,是不是会到平凡巷陌的歧王宅里,再小些,莫不若那门可罗雀的崔九堂前,我不知道………
那个崔小小的墓,从杭州到汴州,从兰州到苏州,从荆州到台州,从扬州到湖州,从南赡部洲到海客谈的瀛洲………那个摇来摇去的画舫,就彷佛从没摇出过这一池谣水,天上有个天池,不知几许大,一串浓墨,一舫便能梦游天涯,暖风醺得游人醉,却怎么也醒不了,怕醒来,会跌落天涯…又怎么也醉不了,怕醉了,又怎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忆江南之
山寺月中寻桂子……
第 二 篇
桂花的喷鼻香气是渐淡的,不仔细用耳朵去听,是没有办法用嘴巴尝出来的,由于鼻子在这一刻已经由了利用的时令……
诚如弘一大师而言——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滋味…苏堤的桂子,喷鼻香的能淡出水来,远远的一棵近在面前的幼小老桂树,觉得真叫一个成了精,站在树下,一树的春夏秋冬的桂花,喷鼻香气顺着脖子流淌而下,那种淳喷鼻香,是循环的味道,它见告我,什么叫百转千回…什么又叫久别相逢…
久别过,相逢过,还是这样一树的苏堤春晓,春来了,尖尖上的雪的味道欲罢还休…从那边的断桥不断,以是残雪是一脸的盎然绿意,你去闻,全是丝丝的甘甜,有水,有雨水,有雪水,还有汗水和泪水,是十八相送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走来,长亭不长,不过是一树的秋日却非秋时的桂子一缕,喷鼻香魂,也不对,由于有太多的喷鼻香,若是每一个故事都有一缕魂,这西湖的舴艋舟,载不动这么多喷鼻香…物是人非事事休,日晚倦梳头,却怎梳得下这雨打芭蕉的声声慢,点滴到天明,还是这一树的南屏晚钟,…咣…咣…咣…我叨教,钟声悠扬,把个桂子震的是荡气回肠,那寸寸暗香,打碎了,和上枫桥的露珠,不知几许憧憬,和上泥,再塑一个梁山伯,又揉一个祝英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此时,长亭有多喷鼻香,花便有多长亭,蝴蝶有多少个翅膀,南屏就有多少翩翩起舞的晚钟……
…咣…咣…咣…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去时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好一朵俏丽的桂子花,好一曲悠扬的南屏晚钟…好一条垂柳成荫的桂子长堤,不才着雨的喷鼻香喷鼻香的夕阳下,我瞥见法海把阳光当成了绳子顺光而下,我瞥见那条白蛇随雨而兴…我瞥见了手挽阳光的法海大喊着:“白素贞,把手给我…”…就在此时,那个叫做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人,人们,化做了,…翩翩彩蝶……
天之涯,地之角,深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江南好,再次忆吴宫,吴娃双舞醉芙蓉,吴酒一杯青竹叶………
忆江南之
——旧时茅社店林边
第 三 篇
华灯初上,有着山色空朦雨亦奇的雨悄悄的飘洒了起来,街上的建筑仿似走进了那个苍茫的大宋年间,木木的窗子,一盏盏晕黄的灯透过窗纸透将出来,一街的潘金莲支开了一街的楼上窗棂,一街的西门大官人被砸中了一街的公子帽儿,一地的支窗木棍排成了一条一街的武大郎归家的挑担…一个武松的墓悄悄的伫立在街的一边,等着哥哥回家的路……
…“炊饼…炊饼……”…
“大郎回家怎恁般早喔…”…一舫的王婆轻笑着隔水呼唤着…吐出了一粒瓜子壳…
“本日的炊饼卖的早,我家兄弟该到家了,他饭量大,得给他多备些酒菜…三娘莫不也来陪一盏噢…”…
“好啊,那不是好啊,大郎早回,我与你家娘子整顿便是,你与那武都头便只管坐著,也尝尝三娘的手艺…”…
楼上的娘子没有看到窗支根的跌落收上了窗子,楼下的西门大官人没找到那支跌落头顶又化作画舫的棍儿,轻轻的把几个铜板放到了街边的一个乞儿钵中,转身上了烟雨中薄暮中的“楼外楼”…
“…今儿我不回了,我那兄弟唤作武松的,专爱恁般的西湖醋鱼,还有龙虎凤…准备好了?…”
“大官人嘱咐的,怎的敢不做好……”…
小二一叠声的回应笑蹋了王婆满脸的皱纹,一嘴的瓜子壳吐了满满的一湖秋水,那每个瓜子壳都成了那摇荡的乌蓬船,那个唤作及时雨宋江的,在写着…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母娘…那个唤作小李广花荣的,一箭点亮了一街的灯火,那个唤作船火儿张横的,起出了一条条的大鲤鱼…
隔着水,齐唰唰的,
“哥哥…公明哥哥…”…“宋公明哥哥…”…“来的莫不是那郓城的宋衙司…”
我悄悄的坐在灯光晕黄的地方,看着这统统,隔窗的剪影,若朦胧的台戏,忽而远了,仿佛缥缈的仙界,有个牛郎,有个织女,从大郎的身边笑着走过,大郎把个饼子,给了挑担里的孩子,那个金莲,依着门,把个炊裙,拍了又拍,搭着额上的手,看了又看街角,转身走个几寸,怕湿了罗袜,探头出了檐角,又湿了罗裙,转上几步,又踩了水洼……
大郎哟,怎恁般慢吞吞……
忆江南之
——落花时节又逢君
第 四 篇
歧王宅里平凡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白天有白天的乐趣,夜晚有夜晚的乐乐趣趣,落花的时节,夜微雨,灯晕黄,路就显得格外缠绵,这一刻的送别,便显得格外道是无情却有情…
杨柳折枝送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回…
望着稀稀的街道,那是宋人遗留的丝丝挽留,商女并非是不知亡国恨的,由于她能做的,只能是隔江犹唱着的后庭花…记得有谜语很故意思,谜面是“棒打薄情郎”,哀求是一句四字语为答案,我猜的是“匹夫有责”…不知这些只把杭州作汴州的才子佳人,又来猜做什么?…
这是一个欢聚做为出发点,而别离做为终点的地方,“康梁为吾师”的李叔同,在听过了1851年美国人作曲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又在日原形逢了以此曲填词的《旅途》,这首文言文版的日本语《送别》……
西风起,秋渐深,秋容动客心。独自惆怅叹飘零,寒光照孤影。
忆故土,思明人,高堂念双亲,乡路渐远何处寻,觉来归梦新…
使得李叔同对戊戌变法的从浓而淡,亦使他恋上了戏曲古妆,大概在那个戏如人生的舞台上,才能一展肚量胸襟,由于那时他还不叫弘一法师,他叫李叔同…
在送别许幻园时,他想起了《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不知怎的,长亭特殊多的这里,总有着崔莺莺十里送别张生进京赶考的别离场景…
(夫人长老上云)今月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筳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 [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深秋景象,好烦恼人也呵!
“离合悲欢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旦唱)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还,怨归去得该。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看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一个许幻园,一个李叔同,仿似如隔世一样平常,昨又戊戌,今又戊戌…一个苏曼殊,一个李叔同,昨又成家,今又出家。
长亭外…
不知有多少个长亭内的依依不舍,才会有如此许多天算夜地大的长亭外…
古道边…
蛾儿雪柳黄金缕,宝马雕车喷鼻香满路的古道边,管它盛唐离兮…零落黄泥辗作尘,只有喷鼻香如故的古道边,怎敌它晚来风急……
芳草碧连天…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去阳关无端人…
这一刻,那个古城的张将军要三通鼓罢,汉寿亭侯斩了来将表至心…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一刻,秦时明月朗朗然碎于千草万喷鼻香中,汉时关的征战而归,胡马渡了阴山,又怎能没有龙城飞将?
送过了曼殊,又送得了多少离去,又迎得回多少欢聚…
那个众将士送别的小商河的杨再兴,那个再送挑滑车的高宠将军,我瞥见,牛皋的楞锏悄然滑落。张宪的铜锤一并埋在了朱仙镇,那个马前张保,那个马后王横随着岳元帅背上的鲜血一并流到了风波亭…妈妈的字,竹刀而划…
精忠报国…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重头整顿旧河山,朝天阙!
…
岳元帅,请受我三拜…
忆江南之——
别问是缘…
还是劫…
第 五 篇
捨不得杏花春雨中的你……
盈盈的笑语………
悠悠的临安,似秋千上的一抹挥之不去的纸鸢,荡来了漫天的菩提花雨,所谓菩提,曰了得人空;那个唐婉,那个陆游,那个《钗头凤》,那个春如旧,人空瘦的墙外秋千,墙里佳人的红酥手,黄藤酒……
莫…莫…莫…
潘老对付东天目山,是留恋的憧憬,我的到来,让一口临安普通话的他兴意盎然,齐居士素萍没在,潘老把个寒喧变成了十里长亭的送别,三杯两盏淡酒,被他寒成了三十功名尘与土的《满江红》,菜过五味,方正酣时,被他喧成了赌书消得泼茶喷鼻香的《蝶恋花》……他的性情,是那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放学归早孩童,扯不住的愉快……拉不回的特殊的爱,有着浓浓的临安味,给特殊的我……
哈哈……
我不让他送我到山上,他与我争了半天,末了我们用了石头剪刀布……
我赢了……
目送潘老的离开,转身,是黄山逶迤过来的山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东天目山呢?
山里的入夜得特殊早,沿着盘山又不盘山的路,整一整衣襟,直奔昭明寺吧,小弹弓估计此时已经入了寺院的下院,接下来该当是到20点30的晚课,不想让潘老送,是由于本日的我还没有做好早修与晚课的准备,但我却做好了夜间登山的准备…
当我五体投地,匍匐前行,你却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全身的尘土与汗水,但你又怎知这一刻……
我是如此的沉着与安祥……
夜的山路是没有灯光的,已是深秋,寒意阵阵,偶尔的灯火零散的点缀在不是山路的山间,像是天上的星星,而今夜的星光是如此的残酷,残酷的像一幅偶尔才会改变一下的图画,那画笔,是忽而来去的流星,成、住、坏、空……在流星划过的时候,就这样的完美的循环着,我以为天目山的那两眼清池在水汪汪的遥望着夜的美,我知道,山没睡,由于我走在他仰卧着的面庞上,白天的繁盛热闹繁荣一定是他的晨钟,而晚上的暮鼓留给了昭明的声声佛号……
这一夜,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每一次举头,我都会仰望一下星空,带着无尽的星光和无量的天下的无边的众生声声佛号的双手合什,然后从头顶,到眉心,到喉咙,到心口……然后屈膝而跪,然后趴下身体,然后脸向地,然后五体投地……
然后身和同住,然后利和同均,然后口和无诤,然后见和同解,然后戒和同修,然后意和同悦……
东天目山,师父讲是凡圣同居土,没有人的时候,实在人更多,从来没有这样磕过长头,从来没有这么长而又短暂的夜,从来没有这么长而又不长的山路,真的是心驰不已,真的是心不驰也不已……
忆江南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 六 篇(小雪暂别)
那生平,我是姐姐,你是弟弟,一粒庙墙
外的落花时节的红豆,一串风中摇荡的佛号
你不舍红豆中的杉树小辫,我放不开小秃顶
中的声声慢,相约来生……
那一声,你用红豆杉的环抱喷鼻香气,守候
了庙中僧衣下的一抹瞩目,轮了又回,暮鼓
晨钟,几度相伴,却怎也认不出那个冲天的
小辫……你在哪?……
那生平,我化身石路,你落英缤纷,
石阶荡着你声声的期盼,走过人间千百回
天涯,一抹红晕,一缕丝雨伴着的喷鼻香,喷鼻香了
又喷鼻香……你在哪?……
又生平,你做了姐姐,我成了弟弟,一根
芭蕉叶,为你挡起了千年石板路上的青丝细
雨……挡了千年,只为看到你一身花瓣雨的晕
红衣裳,如红豆那么相思,如青烟那么环抱
,你在哪……?
那生平,你登上五丈原,任大雨摇落,
我在山下,你用那一把落红样的火直冲我来
,我知道,那一刻,千年的雨倾天而下 ,你
不化雨,我又怎能看着那向天再借……
这生平,纷繁的脚步有着乱红的衣裳,
这么多红,哪一抹是你,这么多万水千山,
那一个脚步却能寻得见我,那个冲天小辫,
那个秃顶小脑袋下的相约来生……
来生……
再生平……
该当做的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