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对笔下的女子,多有几分推崇。
且不说他思念亡妻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就算是为王定国侍女柔奴的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也属于警语,带给后人无尽的审美感想熏染。

本日我们看到的这首宋词,是苏轼最怜喷鼻香惜玉的一首宋词,红颜薄命让他非常感慨。
且看: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
夜喷鼻香知与阿谁烧。
怅望水沈烟袅。

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
莫教空度可怜宵。
月与佳人共僚。

苏轼最怜喷鼻香惜玉的一首宋词红颜薄命的命运让他异常感慨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西江月·闻道双衔凤带》,写的是苏轼对付红颜薄命、寻求爱情而不得的一种感慨。
上片写女子求佛,渴望今生能够有所依托;下片写女子渴望与所爱之人共度良宵的美梦。
苏轼便是以这种平淡笔墨,表达出那个时期女子的命运,读来让人感慨。

前两句写女子的仙颜以及身份,“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普通人家的女子是不可能有如此装扮的,有如此装扮的险些都是大户人家豢养的仆人。
毕竟在那个时期,女子宛若货色一样平常可以随意交易,虽然她们有华贵衣服,但是她们的命运却可能会更悲惨。

“夜喷鼻香知与阿谁烧。
怅望水沈烟袅”,在这烟雾环抱的场景之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女子的春心萌动。
春回大地,女子的内心也多有萌动,焚喷鼻香拜佛,实在便是渴望寻得生平好姻缘,离开这被豢养之地。

“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上片写锦衣华服的衣饰精美,下片一开始就写女子的边幅之美,“云鬓”写头发精美,“玉颜”写面庞精细。
毕竟在当时,若无仙颜,或许几无可能进入大户人家。

“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但是也正是由于如此仙颜,也才引起女子的悲剧命运。
她们没有自由,渴望爱情,渴望与所爱之人两厢厮守,可惜的只能存在于梦境之中。

苏轼的这首宋词,实际上描摹的是被官府、大户人家豢养的女眷的命运。
她们虽然鲜衣美食,可惜命运却很悲惨,生平险些都谈不上自由。
苏轼以这首词表达对付她们的同情,可谓是怜喷鼻香惜玉了。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