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爱,是你我,存心交织着生活。
爱,是你和我,在患难之中不变的承诺。
当爱拥抱着我,我能觉得得到你的抚摸,就算生活,给我无尽的苦痛折磨,我也会以为那是幸福。

甘肃省通渭县城西八十华里的榜罗镇附近,有个秦家坪,坪上有一座合葬墓,里面安静地睡着甘肃省东汉期间的精彩“夫妻墨客”——秦嘉和徐淑

秦嘉和徐淑的诗,受到了我国历代诗论家和诗选家的夸奖,也得到历代读者的尊敬。
如今,他俩的合葬墓和碑刻,已成为通渭县的著名古迹之一。
人们怀念这对“夫妻墨客”敬仰他俩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所作的贡献,也十分景仰他俩那种始终不渝的笃诚爱情。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草。
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誓两心同愿,一世一双人,大概便是徐淑与秦嘉这般。

徐淑情笃秦嘉一世一双人

汉桓帝时,秦嘉因公将赴洛阳,徐淑正病居外家。
临行,秦嘉丁宁车辆,想欢迎徐淑回来话别,并特地修了一封书信托人带给她。
一封《与妻书》写得真是情切意真,非常动听:

“不能养志,当给郡使。
顺俗顺时,僶偩当去,知所苦故尔。
未有瘳损,惦记悒悒。
劳心无已,当涉远路。
趋走风尘,非志所慕。
惨惨少乐,又计往还。
将弥时节,念发同怨。
意有迟迟,欲暂相见,有所嘱托。
今遣车往,想必独立。

对付男人来说,最无奈的便是:一双手,抱住你就得放下事情,放下事情,便要丢开事情,如何生存?人生诸多现实与无奈。
努力事情的秦嘉,是多么希望与徐淑昼夜相伴,然而生活得连续,得事情。
他深知妻子身体抱恙,担心不已,昼夜思念,心情忧郁。
信中说:我就要出差到远方了,路途迢遥艰辛,这实属无奈,我也不喜好这样。
再接着又说:我估算这一趟来回京城洛阳,将会很永劫光,心里与你一样很不是滋味,真希望晚一点再走。
末了又说:我很想与你见上一壁,好说说心里话。
现在雇车前去接你。

这封信都由四言句写成,笔墨很整饬,又腔调铿锵,读起来朗朗上口,虽然不押韵,却很像是诗。
普通家书,写成了一首诗,从中亦可见秦嘉的文学才华,不同凡响。

徐淑由于病魔缠身,未能成行。
她在《答夫秦嘉书》深情回文:

“知屈珪璋,应奉岁使。
策名王府,不雅观国之光。
虽失落高素皓然之业,亦是仲尼执鞭之操也。
自初承问,心愿东还,迫疾惟宜抱叹而已。
日月已进,行有伴例。
想严庄已办,发迈在近。
谁谓宋远,企予望之。
人去楼空,我劳如何。
深谷逶迤,而君是涉;高山岩岩,而君是越;斯亦难矣,长路悠悠,而君是践;冰霜惨烈,而君是履。
身非形影,何得同而不离?于是咏萱草之喻,以消两家之恩;割今者之恨,以待将来之欢。
今适乐土,优游京邑,不雅观王都之壮丽,察天下之珍妙,得无目玩意移,往而不能出耶!

秦嘉是个顾家的好男人,徐淑想到结婚没多久,就要两地分居,心中不免有些失落落。
可她贤淑地写出心声:我支持你去京城,那样的话你就有升迁的机会,将来我也能随着你享福。
京城毕竟是个大城市,其他人想去都没有机会,你就放心去吧,别惦记我,我会照顾好自己。

“谁谓宋远?本日跂予望之。
”这是《诗经·卫风·河广》篇里的两句,意思是“谁说宋国很远?我踮起脚板就能看到。
”徐淑引经据典,千里之地,在古代不能算近,踮起脚来也肯定看不到的,这里表达的只是路远而心近之意。

“深谷逶迤,而君是涉;”接连四个复式句,排比而下,文气磅礴,寄寓于“君”,诗句精细典雅,显示出徐淑的非凡才情。
“萱草”,是《诗经》中的典故,它又称“忘忧草”,“咏萱草之喻”,是希望能够用来忘怀忧闷,徐淑以此来宽慰丈夫安心上任,不用太过忧心。
夫妻举案齐眉,一封家书,尽是才情满满,流淌着诗情画意。

秦嘉翘首愿望日久,却是空车而返回,无比失落望。
展开书信,深深地冲动。
出发在即,已经没有了韶光去面别。
他彷徨于室,无计可施。
他唯有再磨墨执笔,用书信和诗寄去自己的深爱与相思。
他让送信人带给妻子四样礼物:明镜、宝钗、好喷鼻香和素琴。
那本是他精心选购,想当面送给心爱之人。

在诗中,秦嘉写自己的思念:“永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
”诉说自己给妻子这四样礼物的心意:“宝钗可耀首,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面对妻子的忐忑,他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刚毅:“良马不回鞍。
轻车不转毂。
”秦嘉理解妻子,保重妻子,呵护妻子,“何用叙我心,追思款款诚。
”真正是一个情深意重的男子,是两千年前的不可多得的暖男啊!

写完这些后,满怀着对妻子的顾虑思念,秦嘉就动身上路了。

徐淑接到秦嘉表达深厚情绪的诗文,心中无比冲动。
看到丈夫那么存心挑选的礼物,更在冲动中有着无可言表的欢畅。
那不仅是四样精美的礼物,更是丈夫对自己的爱与深情啊!
她把这些都写进了书信。

02

秦嘉收到妻子的复书念绪久久不能沉着,回答一首情诗: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迢遥。
遣车迎子还,空往来来往空返。
省书情惨恻,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永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
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这首《赠妇诗》诗(其一)措辞极为夷易,却非一望可知。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诗以感喟生命短暂、处世多艰开头,正是东汉后期诗作的范例口吻。
屯、蹇原是《易经》中两个卦名,此指险难。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忧多欢少,这不是居世多艰么?欢快晚至,不更令人苦恨人生太短么?这二句将前二句意思伸足,至此可算一段落。

全诗陈说心曲,无意推敲字眼。
然正因其无心择词,反见其至情流露。
此种不须雕琢而自然动听的句子,读者若能深味之,则批驳诗作将不致流于浅薄。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永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
”昔日处世虽艰,但夫妇相互勉励、自多欢趣,却不难渡日。
如今爱妻不复相伴,房栊空空、永夜悠悠,孤身一人,真不知如何捱日。
念及于此,墨客伏在枕上翻来覆去,彻夜不能入眠。
“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那忧闷层层袭来,循环不尽,难以脱卸。
无奈,他只能默念起《诗经》中“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邶风·柏舟》,谓我心不会改变,不象席子可以随意卷放)的句子,将上古那位“耿耿不寐,如有隐忧”的无名墨客拉来作伴,同病相慰,共销永夜。
就在这种无穷无尽的忧思中,犹如一首沉着、深奥深厚、哀愁的弦曲,带着无限余哀,终于缓缓地奏到了尾音。

《玉台新咏》载有他们夫妇赠答的诗,并有一小引:“秦嘉字士会,陇西人也,为郡上计。
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别,赠诗云尔。
”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中的精良篇章,情绪朴拙,措辞自然。
徐淑的《答夫诗》一首,也同样文辞凄怨,一往情深,她提笔回答一首诗:

妾身兮不令,婴疾兮来归。
沉滞兮家门,历时兮不差。
旷废兮侍觐,情敬兮有违。
君今兮奉命,远适兮京师。
又有兮离去,无因兮叙怀。
展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辉。
君发兮引迈,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
长吟兮咏叹,泪下兮沾衣。

丈夫奉命离乡,不得见面,无由叙怀痛楚心情,以及恨不能展翅高飞,追到丈夫身边的善良欲望,读来情思绸缪,滋扰至深。
《诗品》评论说:“夫妻事既可伤,文亦凄怨。
为五言者,不过数家,而妇人居二。
徐淑叙别之作,亚于《团扇》矣。
”《诗薮》中说:“秦嘉夫妇往还弯曲,具载诗中。
真事真情,千秋如在,非他托兴可以比肩。
”该当说,这些评论还是公允的。

在信中,徐淑满怀遗憾愧疚地阐明自己由于生病无法归来,却深深想念即将远行的丈夫。
那么险的谷,那么高的山,那么冷的天,那么长的路啊,都要你一个人走过,让我多么想念。
“身非形影,何得动而辄俱;形非比目,何得同而不离?”多想与你形影相随,随身相伴啊!
幽美的文辞,整饬的对仗,尽显徐淑的才华横溢和对爱人的情深意重。
在诗中,她亦是表达自己的思念“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辉。
”“恨无兮羽翼,高飞兮相追。

当然她也蕴藉地写了自己的担忧,京都那么辉煌壮丽,美女纷繁,在信的末了,她半开玩笑地问夫君“得无目玩意移,往而不能出耶?”秦嘉会不会?当然不会了。
夫妻举案齐眉,书信往来才华横溢,情意绵绵,也是别有情致。

徐淑和秦嘉不知道,他们在这短短的几天中来回写下的诗文被收入了《玉台新咏》,在往后的两千年里,被反复印刷,被无数人诵读,成为千古爱情的典范。

然而,世事无常,太过美好的爱情,结局总是心伤至殇。
秦嘉到京城没多久就当上了黄门郎,每月给徐淑写一首情诗,实属难得。
不久,徐淑听到家门口人声喧哗,就出去不雅观看。
原来是秦嘉派来的邮差,打开一看,得知秦嘉当了大官,并约请她去京城生活。
面对秦嘉的一片深情,徐淑既欣喜,又有些伤感。
自己独守了这么些年,好不容易能跟老公团圆,却由于身患得重病而放弃,真是有缘无\"大众命\"大众。
无奈之下,徐淑只好复书一封解释情形,谁知这封信却成了夫妻之间末了一封信。

秦嘉自从升官后就整日操劳,再加上官场之中官员的相互排斥、尔虞我诈,对他造成了严重的生理压力。
秦嘉碰着问题无人倾诉,心中的郁结越来越重,终极去世在事情岗位上。
徐淑得知噩耗后,千里奔往洛阳,痛哭哀叹:\"大众去年今日此门中,妆台铜映两芙蓉。
人面不知何处去,芙蓉怎不恼东风。
\公众那一刻的爱情就像透明的玻璃,当窗棂腐烂时,只剩下满地破碎的晶莹。
徐淑整日以泪洗面,形销骨立。

秦嘉、徐淑赠答诗首创了赠答诗这一创作形式,开拓了五言诗题材上的创作领域。
徐淑《答秦嘉诗》的骚体五言形式,是四言体、楚骚体与五言诗体相结合的产物,是五言诗体发展史上难得一见的活化石。

秦嘉和徐淑这一对情投意合、贞静雅好的夫妇,历来被人奉为恩爱夫妻的典范。
他们的业绩,不知牵动了后代多少墨客墨客的情怀!

03

徐淑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女墨客。
才情了得,据《隋书-经籍志》著录,徐淑原有《徐淑集》一卷,已散佚。

贤淑温婉的徐淑,情比心坚,生平为交谊而活、为情坚守、为情发光,她的笔墨在文学长河里熠熠生辉。
所谓“比目连心游、鸳鸯结伴啼。
河枯石已烂、身影不见离”不过如此。
秦嘉走后,哥嫂看着徐淑年轻守寡,并且日复一日地干瘪下去,力劝她嫁人。
东汉时期还没有“从一而终”的礼教,再嫁极其正常。
这么才情俱佳的女子,一定会碰着更好的爱情。
比如她的前辈卓文君再嫁司马相如,便是千古流传的爱情佳话。

然而徐淑不是卓文君,她已经享受过与秦嘉的美好爱情,那么丰沛朴拙浪漫难忘,再也不肯,也不能再将至心付与他人了。
徐淑武断不同意,从此谢绝服药,不久就追随丈夫而去,他们在另一天下相逢了。
情深意重,死活相随,是东汉时期另一个版本的“孔雀东南飞”。

在爱情的天下,徐淑不过是一个平凡女子,秦嘉亦是一个普通男子,不管隔了多远的时空间隔,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男女。
阅读他们,也仿佛在阅读自己,见证自己曾经有过的爱与相思,欢畅与冲动,怅惘与遗憾。
当然缺少触目惊心,不足弯曲传奇,却是无比的温暖亲切。

一种油然而生的境意,涌出笔尖。
走过万水千山,走过春夏秋冬,走过风霜雪雨,妖冶陌上花开,芬芳指尖流年。
谛听那年的花着花落,一缕青丝为遇见而惊艳了光阴,一笔一画勾勒着夫妻深深情意,砚墨窗前,写尽天涯相思曲。
当爱情超越了死活,还有什么值得遗憾的?秦嘉的爱情故事是自己书写出的,没有旁人的预测演绎,也无需后人附会。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死活相许!
心若相知,心自暖,人若相惜,人不离。
情到深处,唯愿两心相许,争做生平一世一双人。
爱,纯净美好,方死心塌地。

人性海水深,不及相思半。
芸芸众生,手中一红线,情缘千里牵。
诚如商景兰,去世,是丈夫祁彪佳对国家的节义。
生,是她对丈夫的交谊,祁家的任务。
夫妻齐心专心,何惧死活?!
“存亡虽异路,贞白本相成。
”她的诗文铿锵有力,她赞颂祁彪佳的刚毅不屈,是流芳百世的壮举,自己用柔弱的双肩承担起祁家的任务。

再如三毛,你若问她生平挚爱是谁,一定是荷西。
六年相守,刻骨铭心。
数载人生,我的所有好运都拿来与你相遇,是我生平中最美好的光阴,可惜,你我福薄,终不得相守生平,是为生平之憾!
能够得你如此相待,下辈子,你我还做夫妻,下一世,我们永不分离!

烛影摇红,心绸缪,夜无眠。
笔赋词闲思无涯,愿你温顺待我,愿这个天下所有人都被温顺以待。
愿你,莫负光阴莫负深情莫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