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二次出差真不是时候,小年、春节没有在家过,正月十五、八月十五也都是在外地他乡,这几个主要的节日都没有和家人团圆在一起,真是遗憾啊。
翻翻古诗词吧,看看古人的乡愁。乡愁是诗仙李白眼中的一轮明月;乡愁是宋朝墨客李觏的望尽天涯不见家;乡愁是唐朝墨客方干的一场思乡梦;乡愁是赵长卿心中的一曲小梅花;乡愁还是王安石女儿心中的父女情深。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乡愁的诗词总是能深深地打动你、传染你,亲情、乡情永久都是最温馨。
笔者精心选取了秋气应怜我忆家等十二首著名诗词,一起体味墨客们的乡愁,愿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
一、乡愁是诗仙眼中的一轮明月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昂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大家都非常熟习了,这已经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童谣。当我们还在牙牙学语、还不知道什么是乡愁的时候,诗仙就把乡愁牢牢地刻进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
乡愁是李白眼中的一轮明月,月明星稀之时,辗转反侧之际,游子的乡愁最浓。
二、乡愁是李觏(gòu)的望尽天涯不见家
《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号盱江师长西席,是北宋期间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诲家、墨客。他出身寒微,却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终极成为“一时儒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便是他的得意弟子。
薄暮时分,日落西山,远在他乡的李觏,看到百鸟归巢的景象,于是,他纵目遥望故乡,视线却被连绵的碧山所阻挡,他惆怅不已。人们都说日落的地方是天涯,我望尽了天涯,却看不见我的家。更何况现在这碧山还被层层的暮云所掩蔽呢。
乡愁是李觏的望尽天涯不见家,这首诗展现了他归乡无计的痛楚和无奈,表达了他对故乡深厚浓厚的思念之情。
三、乡愁是诗圣发出的孤雁哀鸣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去世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路上断绝了行人,戍楼上传来更鼓声,秋夜的边塞上吗,孤雁哀鸣一声声。从今夜开始,就进入了白露节气,这玉轮还是故乡的最通亮啊。
兄弟们各去一方,家园无存,也无从得知他们去世生的。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是不能送到,何况这频繁的战乱还无止无休。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中原大地处于兵荒马乱之中。杜甫与四个弟弟杜颖、杜不雅观、杜丰、杜占各自分散。在白露节这天的晚上,杜甫听着孤雁的哀鸣,倍加担心、思念弟弟们,他望着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写下这首凄楚伤感的思乡怀亲诗。
乡愁是杜甫发出的孤雁哀鸣,是杜甫作为兄长对弟弟们的一片关爱、忧虑与思念。
四、乡愁是苏轼的一声嗟叹
《临江仙·送王缄》
忘怀成都来十载,因君难免不免斟酌。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凄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在杭州担当通判,亡妻王弗的弟弟王缄前来探望。王缄的到来,勾起了苏轼对亡妻王弗和故乡的深切思念,在送别王缄时,苏轼写下了这首《临江仙》。
忘掉成都那些事儿,已经有十多年了。由于你的到来,使我不能不再三的思念。今日送别,请将我的伤心的眼泪带回家乡。我何尝不知道故乡的好啊,可惜自己是天涯孤客,只能徒自悲哀。
送别宴席上我的愁绪你没有瞥见,愁肠早已断尽,回来的我已无肠可断。今日殷勤地给你送上离去的酒宴,希望能借酒浇愁。我的身躯就彷佛传舍一样辗转流落,何处才能是我的家乡呢?
乡愁是苏轼一声悲哀的嗟叹,这嗟叹里面包含着对亡妻的吊唁、对家乡的思念,还有对仕途失落意的无奈和感伤。
五、乡愁是方干的一场思乡梦
《思江南》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春天来了,去年冬天的枯草又开始变绿了,旅居在外的我,也动起了思乡之情。夜里做梦,梦见自己踏上了还乡的归途,可惜,尚未走到自己的家乡桐庐,就已天亮梦醒。
方干是唐朝墨客,为人朴实耿直,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他善于律诗,清润小巧,多有警句。乡愁是方干的一场思乡梦,可惜好梦随意马虎醒。
六、乡愁是赵长卿心中的一曲小梅花
《阮郎归·客中见梅》
年年为客遍天涯。梦迟归路赊。
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
肠未断,鬓先华。新来瘦转加。
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
我长年流落在外,足迹踏遍海角天涯。那回家的好梦,却总是姗姗来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忽尔见到那浸透了月光的窗纱上,映现出一枝梅花横斜的姿影。
愁肠虽然未断,两鬓却已斑白。比来身体也越加瘦削了。运处的角声演奏着哀伤的《小梅花》。漫漫永夜,让我更思念远方的家。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宋朝著名词人。他出身于宋朝皇室宗亲,却厌恶王公贵族的豪奢生活,他辞别京都,纵情于山水,旅居于江南,过着遁世隐居的清贫生活。《四库提要》先容他:“长卿恬于做官,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他是宋词现存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全宋词》录有他的词339首。
乡愁是赵长卿心中的一曲小梅花,让人体会沉沦腐化他乡、终日思念家乡的愁苦心情。全词蕴藉隽永,意境清幽,情真意长。
七、乡愁是韦庄身旁的丝丝杨柳
《江外思乡》
年年春日异域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每年到了春天的时候,就独清闲他乡不胜悲哀,长安老家杜曲的黄莺最是理解我的心境。看着江岸上那逐渐西沉的残阳,自己的愁肠就彷佛烟柳一样丝丝寸断。
乡愁是韦庄身旁的丝丝杨柳,著名墨客韦庄晚年生活在成都,他人到晚年,就更加思念他的家乡长安杜曲,寻乡之心越重,思念之心就越是悲惨。
八、乡愁是王禹偁的宛如自己的故乡
《村落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喷鼻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落桥原树似吾乡。
马儿穿行在山间小路,路旁的野菊刚刚开放,陶醉于山林美景,就信马由缰,兴致悠长。秋风萧瑟在山谷间一直回响,几座山峰默默伫立在夕阳的余晖之中。
棠梨的落叶红得彷佛染上了胭脂,荞麦花开洁白如雪,扑鼻而来阵阵的暗香。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是这村落庄的景致像极了我的家乡!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宋朝著名墨客王禹偁触怒了宋太宗,被贬官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
这年秋日,王禹偁去郊野登高踏秋,他在欣赏风景、吟咏诗歌的时候,溘然创造面前村落落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因而产生了思乡的心绪。而他是宦途失落意的异域人,有家却不得归,他的乡愁只能是宛如自己的故乡了。
九、乡愁是张籍匆匆发出的一封信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又开始刮起了阵阵秋风,想写封信见告家人我的苦处重重。写得匆忙担心还有没想到之处,在信使出发之前再次打开了信封。
乡愁是张籍匆匆发出的一封信,他借助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经典片段,描述了在寄送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唯恐家书有说不尽的地方,于是封了再拆,拆了再写,以至于在信使要出发的时候,还想开封再补充。
全诗措辞平淡自然、真实动听,细腻地表达了张籍对付家乡亲人们的朴拙思念。
十、乡愁是岑参的凭君传语报安然
《逢入京使》
故宅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立时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然。
749年(天宝八年),三十四岁的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任安西(今新疆库车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布告。远在西域边陲,岑参怎能不想家呢?他逐日向东遥望长安的家园,不禁泪眼婆娑,那思乡的眼泪沾湿他的双袖、模糊了他的容颜。有一天,岑参有时碰着一位熟习的回京青鸟使,他赶紧拦住青鸟使:信是来不及写了,就麻烦老弟到了京城,给我家人报个安然吧。
乡愁是岑参的凭君传语报安然,以前信息沟通不发达,流落在外的游子偶遇家乡来人,都是迫切讯问家乡、家人的情形,临走时,再殷切请托他们回去给家人报个安然。岑参用不加雕琢的朴实措辞,道出了思亲念家的真实感想熏染,情真意切,动听至深,具有浓郁的人情味。
十一、乡愁是王安石女儿心中的父女情深
《寄父》
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气应怜我忆家。
纵目江南千里恨,依然如泪看黄花。
王安石确实是一代伟人,他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世俗不雅观念,而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培养成了才女。大女儿嫁给了同为宰相的吴充的次子吴安持。出嫁后的女儿很少回外家,重阳节这天,王安石的女儿想家了,就写了这首诗寄给王安石:
我站在窗前,秋风瑟瑟,却没有进入小窗,也没有吹动窗纱,或许这秋风是在怜惜我思念家乡吧。我纵目远眺,这里间隔江南千里之遥,哪能看的见家啊,只有这绵绵乡愁在心底翻滚,重阳佳节本该当是家人团圆的日子,我却只能在这里含着泪水欣赏菊花。
乡愁是王安石女儿心中的父女情深,老爸,我想你啊,我想回家。
收到女儿寄来的诗后,王安石心痛不已,赶紧提笔写了一首诗,安慰、开导自己的爱女。古代女子出嫁后,从夫姓,以是王安石在诗题中称女儿为吴氏女子。
《次吴氏女子韵》
孙陵西曲岸乌纱,知汝悲惨正忆家。
人间岂能无聚散,亦逢佳节且吹花。
十二、乡愁是诗佛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域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十七岁时,为了准备应试科举,独自一人流落在洛阳与长安之间。玄月九日是重阳节,这天是亲人们团圆的日子,王维却是独身只身客居异地他乡。
他不由得思念起身乡的山山水水、亲朋好友。他遥想着,老家的兄弟们该当是佩戴着茱萸囊,一起在登高踏秋了,只是少了自己一个人啊。
乡愁是王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强烈的思乡怀亲之情、不能回家团圆的遗憾,让王维写出了这首千古流传的诗。
“独在异域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写得自然朴实,娓娓道来,写出了在外流落游子的真切感想熏染。成为了千百年来思乡的第一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的思乡之心,极富传染力。
以上便是笔者精心选取的十二首著名的乡愁诗词,展现了墨客们的思乡怀亲之情,您喜好哪一首呢?欢迎好友们一起分享、谈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