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整体赏析

《弟子规》是清代教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其内容采取《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

《弟子规》全书以普通的笔墨、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主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知识等等。
《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贤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教化,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教化。

《弟子规》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为总纲,分为五部分,各选择《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辑而成。
全文总计360句,1080字,内容涉及生活起居、衣服纽冠、行为仪止、道德品性、处世之道等,详于道德教诲。

学生规童声经典诵读外景古装版视频

《弟子规》是一部蒙学经典,所谓“弟子”,不是一样平常的意义,而是指要做圣贤弟子,而“规”则是“夫”、“见”二字的合体,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
“弟子规”便是说,要学习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成为大丈夫。
《弟子规》便是其入门读本。
此书原名《训蒙文》,采取《论语·学而篇》:“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把全书分为五个部分,详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该当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贾存仁加以改编,改名《弟子规》。
此书是启蒙养正,教诲子弟远邪小、走正道,养成虔诚家风的必备读物。

《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影响深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霸占主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