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孩子们听说大学教授要来学校上诗词课,对我们这个小有名气的“诗词班”来说太难得了,大家那股愉快劲儿全部开释出来。
好不容易等到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大家早早坐在教室里安静等待着。
过了一下子,一位穿旗袍的女子翩翩而来,温顺大方、文静有礼,大家赶紧坐端正,举头挺胸,声音响亮地背起了《声律启蒙》。

在朗诵声中,小鹿老师满意地点头示意,开始上课。
她上课的内容涉及面很广,比如儒家的生命思考、孔子诗教的意义、吟诵的情绪意义等,由于上课内容有些难,许多知识闻所未闻,以是整堂课把学生的神经全部“吊”起来了,大家的小眼睛全都紧盯着老师,小脑袋绞尽脑汁地搜索着平时积累的所有诗词知识,只管即便跟上小鹿老师的上课节奏。

“大家表现真乖”“嗯,不错了”,小鹿老师一贯鼓励着孩子们,乃至有一次激动地说,“我进了这么多小学教室,只有你们班能回答出这个问题”!
想想也是,小鹿老师是大学老师,讲的是大学课程,小学生无法理解很深刻。
而且,诗词传授教化长期是小学教室里的一个“软肋”,许多西席都不敢上诗词公开课,怕一欠妥心就犯知识性缺点。

我班学了三年诗词,孩子们节制了基本的平仄格律知识,学会了写各种诗词,根本比较踏实,因此当小鹿老师讲到杨慎的《临江仙》,当提及“远看山有色”是平起式,当婉转幽美的吟诵从舌尖流出时,什么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什么意境美、蕴藉美,这统统虽然阔别平时的小学教室,但孩子们还是做出了一些精确的回答。

昔时夜学教授来上小学诗词课

大学教授做小学老师,这样的教室是完备不同的,这种办法新颖、新奇,体验新鲜、有趣,特殊是教室的末了一部分——吟诵,小鹿老师分别吟诵了诗佛、诗圣、诗仙的诗作,如王维的《画》、杜甫的《春望》、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了仄起和平起诗词所蕴含的不同情绪,更享受到了如天籁之音般美妙的诗词吟诵。
想想古人真是幸福,他们的诗词都是这样自然而然如行云流水般吟出来的,而不是像我们本日一字一句写出来的。
那种韵律之美、音乐之美、声音之美、流畅之美,给学生全新的体验,实在是妙不可言。

下课铃声响起了,大家还沉浸在这样新奇的教室中,直到下一节课开始了,大家还没有疲倦感。
“好,大家尽兴吧,下一节还是语文课,就连续徜徉在诗词之中吧!

下课了,孩子们依依不舍地跟小鹿老师说再见,当小鹿老师说往后还会来上课,并约请一些名祖传授一起来上课时,教室里一片欢呼声,每个人都期待着美好的下一次。

正如小鹿老师所说,“诗”在《文心雕龙》华夏来的意思便是等待,等待一场场美好与古人的心灵相约,等待一场场神往已久的精神之旅,为了欢迎这一个个美好的小期待,为了让“诗词班”更名副实在、更有内涵,孩子们开始准备起来。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

《中国西席报》2021年12月01日第5版

作者:孙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