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庚子珞樱的初绽,奏响了武汉之春最铿锵的乐曲。
武汉大学官方微信随即发布赏樱“官宣”,疫情当下,为实现足不出户实时赏樱,3月16日至25日,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武汉大学联合浩瀚平台,开启线上5G“云赏樱”模式,让樱花绽放的美景近在面前。

樱花,原产于中国喜玛拉雅山脉,有着毋庸置疑的中国血统。

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期间,中国的宫苑就已开始栽培樱花。
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亦对樱花极尽赞颂之词。

初樱动时艳,

李白写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时刻我们有一无邪的云赏樱花了

擅藻灼辉芳。

缃叶未开蕾,

红花已发光。

南北朝的名臣王僧达,在诗中描写了一种赤色的早樱。
初开的红樱摇荡生姿,灼灼芳华,嫩黄的叶子还未伸展,花却已按捺不住,迫不及待以红颜示人。

到了唐朝,从廊庑宫院到民舍田间随处可见樱花。

种花好手白居易,绝不客气地种桃、种柳、种梨。
他看到了山樱花,自然也绝不客气地挖回来种。

白居易喜樱、赞樱,笔下的樱花柔美烂漫。
《移山樱桃》便是抒发墨客从山野之中挖掘山樱满栽自家庭院的雅趣。

亦知官舍非吾宅,

且掘山樱满院栽。

上佐比来多五考,

少应四度见花开。

白居易赏樱,讲究的是怡然自得,这从他的《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 中也可见一斑。

小园新种红樱树,

闲绕花行便当游。

何必更随鞍马队,

冲泥蹋雨曲江头。

这里的曲江不是江,而是一个郊野公园——曲江池,是唐代游赏踏青的好去处。

他隔空喊话韩侍郎、张博士,与其冒着被雨淋的风险,前呼后拥地去曲江看大家人花大家人,还不如自己种树来得经济实惠。

白居易在自己的小院种了几棵红樱树,没事就绕着树走走,便是优雅体面地赏花了。

古人离去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尚。
而白居易的好基友元稹在《折枝花赠行》中,却摘下樱花送给好友。

樱花树下送君时,

一寸春心逐折枝。

别后相思最多处,

千株万片绕林垂。

离去之际,元稹摘下一枝樱花,既表示依依惜别,也祝愿朋友一起安然。

见花如面,那千枝万朵的樱花,便是我对你最深切的思念。

山樱抱石荫松枝,

比并余花发最迟。

赖有东风嫌寂寞,

吹喷鼻香渡水报人知。

在王安石的《山樱》里,樱花变成了一个自持的少女。

她娇羞地躲在石头后面、松树底下,不急不躁,只在属于自己的时候绽放。
要不是东风将她的芬芳携与人知,恐怕她会独自度过全体春天。

位列“明初诗文三大家”的宋濂,则把樱花提升到媲美牡丹和海棠的高度。

赏樱日本盛于唐,

如被牡丹兼海棠。

恐是赵昌所难画,

东风才起雪吹喷鼻香。

在他眼里,樱花随风飞舞的姿态如此俏丽,就连与宋徽宗齐名的花鸟画家赵昌都难以描述。

如今,武汉的春天,伴着樱花的清醒,也悄悄地来了。

这座英雄的城市,终于迎来一寸久违的春光。
东风十里,珞珈山下,“樱”为你,兀自开放。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
笔墨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
部分文章推送时因各类缘故原由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本文由“诗词中国”(shicizg)编辑

文章授权转自“光明日报”

图片来源“壹伴图库”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如有疑问请联系删除

每天5分钟,把日子过成诗

本日看小诗妹了吗?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必须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