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引·春思》

【宋代】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清明时节赏析宋代张先的青门引春思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译文

乍暖还寒的时节,风雨直到晚上,才逐渐停歇。
光阴又将至清明,庭轩青草萋萋,备显寂寞,在残花中过量饮酒,这又是去年留下的宿病。

楼头画角,风声凄厉,将“我”吹醒,入夜渐微凉,重门又寂静起来。
哪里受得了明月,又把邻院中荡秋千的少女倩影送入“我”的眼里。

注释

庭轩:庭院,走廊。

残花中酒:悼惜花残春暮,饮酒过量。

楼头:城上的戍楼。

画角:军用的号角。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一首春思词。

张先,人称“张三影”。
他以长于用“影”字著名。
宋祁很讴歌他《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称之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遯斋闲览》)。

《古今诗话》中也记载说:“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
’子野曰:‘何不曰之为张三影?’客不晓。
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

这首词的绝妙之处同样离不开一个“影”字,即“隔墙送过秋千影”。

我们说,目标、方法、心态是人生的三大境界。
张先的目标当然是快乐人生。
然而要实现面前这个目标,只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想办法飞黄腾达,一展抱负;一个是借酒浇愁,暂时麻痹自我。
张先选择了后者,即饮酒。
然而,本以为饮酒就能办理寂寞的问题了,未曾想酒醒之后,又被“秋千影”再次唤起。
这样,寂寞的问题还是没有办理好。
但这天下不是所有目标都能如愿,所有方法都能见效,还得依赖心态,终极得以得到内心的宁静。
正如,苏东坡在“醒复醉”之后,跑到江边,领悟到了“更阑风静縠纹平”的真谛后,达到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心灵自由之境。

张先被面前乍暖还寒的景象,“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牵绊着感情,这是寂寞产生的外因。

继而,他说“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这是讲寂寞产生的内因。
与其说“庭轩寂寞”,不如说是词人由于久病在床,又见落花纷纭而心生寂寞。
“庭轩”,交代地点;“近清明”,“残花”点出韶光。
一个“又是”,将寂寞的韶光线拉长,也使得这份寂寞更加沉重,唯有靠酒才能办理。

酒喝了多少呢?词人用了这一句“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来交代。
词人饮酒后,是被风吹醒的,可见醉酒韶光之久。
黄蓼园评云:“角声而曰风吹醒,醒字极尖刻。
”(《蓼园词选》)这一个“醒”字。
“入夜”,再次呼应了醉酒之久,已至夜深人静之时。
本以为万物静寂,寂寞也自会消散。

谁知道却被隔壁的笑声再次唤起,“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至此,你可以看出张先的布局,“寂寞——饮酒——寂寞”的循环反复,也才理解到他末了一句的高妙之处,真不愧是绝妙无双“张三影”。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
中宣部学习平台“逐日鉴赏”专栏作家。
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
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采泰州》。
揭橥文章五百余篇。
现为报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