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重燃战火。
虽然主持人由董卿变成了龙洋,但熟习的味道并没有改变。
伴随我们度过了五年韶光的诗词大会中,到底哪首诗是出场频率最多的?小珏没有看到官方的数据,但个人不雅观察,得出并不威信的结论,那便是颜真卿的这首《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中国诗词大年夜会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作品只有四句句句精彩

白首方悔读书迟。

中国人历来重视文化,尊重读书人,更是开科举取士之先河。
因此,读书在中国人的不雅观念中,霸占分外主要的地位。
放眼天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我们这样极度重视读书,历来劝学之作层出不穷。

然而,荀子的《劝学》虽然理论性强,但并不随意马虎让人记诵,它更像是学术论文,高不可攀。
宋真宗的《劝学诗》与颜真卿的诗同名,流传度也很广,但不免失落之庸俗。
对付读书人来说,千钟粟、黄金屋、车马、颜如玉当然是梦寐以求的,但却只能融会而不可言传。
以是,颜真卿的作品,应该是学堂之中最正牌的劝学诗,这大概也是它在《中国诗词大会》屡屡涌现的缘故原由。

这首诗的开篇,就构建了勤学苦读的,热火朝天的场面。
古代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即两小时。
三更大约是在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五更则是在凌晨3点到5点之间。
墨客的意思是,捉住人生的分分秒秒来读书,在三更天还不懈怠,五更天鸡叫的时候,又要早早起床,开始第二天的学业。

这个哀求是非常严格的,让我感到汗颜。
作为当代人,玩到凌晨1点是家常便饭,随便看看手机发发微信就超过这个点了。
至于说凌晨5点起床,则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也可以看出,普通人与颜真卿这样的大神级人物,差距有多么大。

第二句“正是男儿读书时”显然有一定的时期局限性。
颜真卿所处的唐朝,虽然女子地位不低,远胜宋朝。
但是,当时的人还是认为,读书明理,毕竟是男子的事情。
现在,男女平等,女孩子读书的能力水平,完备不逊于男孩子,这句话大家都可以借鉴。

第三、四句则是用了假设的语气,如果小时候不睬解珍惜光阴,好好读书,等到老了仇恨也就迟了。
句中的“黑发”和“白首”都是借代的修辞手腕,指的是年轻和老年。
通过比拟,给人以极强的冲击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的辞藻并不华美,也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和小道理,但它却强调了读书的主要性,并且以深入浅出办法,自然流畅的笔法,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以是能够传诵千古,力压各种劝学的诗文。

能够写得如此打动人心,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颜真卿三岁就丧父,家道中落,贫乏不堪。
但他的母亲实施严格的家庭教诲,亲自督学。
颜真卿也因此特殊发奋,以25岁中进士,终成一代名臣。
即便是在七十六岁的高龄,被派往李希烈叛军宣谕时,也表现了铮铮铁骨的气节,为万世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