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藏黄叶黯登临,无怪婵娟倍念亲。
针线密缝昏烛泪,风尘倦泊浪儿心。
炊烟袅袅缠乡意,鹃语声声催涕音。
不忍回眸相顾看,增言只恐复沾巾。
《七律 念母(新韵)》其二
遥寄离愁托信雁,泪埋心底字潸潸。
几曾膝下怀中抚,时下风来雨往旋。
千辛万苦无觉苦,始为酸楚再嘘寒。
三分雨落空凉寂,远眺凝眸望欲穿。
《七律 念母(新韵)》其三
零落孤舟任北风,天涯逐泊迹无踪。
游鱼已倦念乡水,飞鸟长鸣思故空。
草道杖行怀母梦,暮霞倚伴撞心钟。
不堪追忆伤盈目,何耐月明添泪胧?
《七律 念母》其四
暖归寒至雁何往?辗转半生奔异域。
颓笔别书终入土,朱颜辞镜始流苍。
最迷慈母清羹味,何恋豪家海鲍汤?
一纸家书何处寄?尴尬梦短遇宵长。
《七律 念母(新韵)》其五
风扬愁絮自纷纭,霞伴昏鸦过锈门。
遥盼不堪穿腑泪,远行难耐老来身。
莫悲枯叶落陈树,应喜新芽生旧根。
以苦为茶思作酒,夜深相念独尝斟。
《七律 慈母心》
星河寂寂烛光沉,唯恐天寒密密针。
一缕炊烟缠母意,几声鹃语唤儿音。
月明千里家离远,书刻乡愁梦寄深。
何忍别时重对目,复言只怕泪沾襟。
注:颔联中杜鹃别号子规、布谷鸟,其哀鸣宛若“不如归去”,有诗“杨花落尽子规啼”等,是思亲意象。
《七律 父亲》其一
平添白发又何妨?风雨人生性不张。
饭后茶前无享乐,寒来暑往总奔波。
视之昔日当流水,望子他朝成栋梁。
托月寄思应可至,深秋霜过夜微凉。
《七律 父亲》其二
人间相思月不知,相思总恨最圆时。
童年共赏夕阳落,异地孤怀父面慈。
把手依依教认字,道真点点入行棋。
初心不舍敬家父,昼夜兼程何计疲?
《七律 父亲》其三
寒心一片寄婵娟,雨夜艰行尾月天。
红烛相思皆化泪,黑煤遥盼已成烟。
鸿鸣阵阵期归影,炮竹声声别旧年。
人老巢空难耐苦,僻乡穷壤日西迁。
《七律 父亲》其四
岁超定命背如弓,存势射儿出巷中。
无趣不雅观花灯烂漫,不堪忆往泪朦胧。
莫悲时过人将老,可叹年高志未穷。
为父苦心深入腑,前潮后浪古今同。
《七律 父亲》其五
一纸鸿书不忍投,恐增片语复添愁。
光阴似水时悲逝,往昔于心泪渐浮。
谋子出路伸作路,为家生存俯当牛。
坦然无悔终生乐,何虑年高鬓角秋?
《声声慢 戴德父亲》
忙劳碌碌,暮暮朝朝,人生折折曲曲。
熬到今时今日,几般重复。
忠心浩然可鉴,梦未零,青云难宿。
泪滴尽,夜将临,忍句浅藏孤独。
漫漫出路未卜,虑幼子,三柱尚喷鼻香求福。
岁月无情,谁晓父心如谷。
东风已然远逝,怎留他,日下奔逐。
更赐我,用双肢撑起大木。
《沁园春 致父亲》
朝夕奔波,夜过微寒,烛泪已残。
待妻儿睡下,哀鸿也寂,花喷鼻香悄逝,
举酒凭栏。
忆往如歌,青葱无悔,点滴于他如昨看。
月安好,欲邀之作曲,道诉心伤。
可怜清梦无端,纵有万言千语也难,
说尽前生事。
无人领会,无从领会,何以言欢?
永夜无眠,烛光作伴,欲记无言事又团。
随风去,任千年不老,
心底幽兰。
青医问道岐黄路,天地为师气运和
作者:谢子善(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