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养生一要重视保暖,二要防止秋燥。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便是说白露节气过后,穿衣服就不能赤膊露体,尤其要把稳腰腹部、膝枢纽关头的保暖。
节气简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露水是由于温度降落,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集而成的水珠。以是,白露实际上是表示景象已经转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按古人说法,鸿大雁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仲春北飞,八月南飞。
二候玄鸟归,玄鸟便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如今北飞为归,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三候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纭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
白露古诗词
《诗经·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心。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去世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新秋
唐·白居易
西风飘一叶,庭前飒已凉。
风池明月水,衰莲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绵绵自此长。
孩子常见疾病预防
白露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早晚的温差较大,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明显地觉得到风凉的秋日已经到来。
如果夏季贪凉,没养好阳气,孩子更随意马虎积蓄湿气,导致腹泻、腹胀、肢体沉重、疲倦等脾虚湿重的问题。
家长们要勤奋一些,除了防止秋燥,还要多为孩子做些健脾祛湿、养肺的保健!
白露之后,天高气爽,这个时令孩子随意马虎腹泻和咳嗽。
有些家长以为入秋了,就填鸭式地灌给孩子大量的高热量、高蛋白食品。孩子吃得过多,在这个时令就随意马虎引起腹泻。
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
秋季腹泻,每个人都可能发生,尤其是肠胃薄弱的孩子。对付一岁以下的婴儿来说,危害巨大,由于多次腹泻造成的脱水是可能危及生命的。
家长应该要粗细搭配,均衡营养伙食。入秋之后,肠炎、腹泻、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增多,孩子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
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地吃一些水分比较多的食品,例如麦冬、菊花水、冰糖蒸梨、白萝卜和荸荠。
把稳饮食卫生
勤洗手,给孩子吃新鲜清淡的食品,减少吃肥甘美味的难消化食品,每天检讨孩子的舌苔,以舌苔薄白淡赤色为宜,如果舌苔白厚眼睑下青紫,那么就要主动的忌口、减食了。
起居调护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孩子一定要在夜里九点之前入睡,清晨也不要
这个节气昼夜温差大,尤其是下雨时昼夜温差更明显。俗话说“白露不露身”,这时要把稳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孩子早晚出门最好带件小外套,以防着凉。
秋日,天高气爽,适宜户外运动。可以做一些登山、慢跑、远足等户外运动。在运动的时候,要把稳不要剧烈,做好准备活动,避免伤筋。
白露后,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可选择慢跑、体操、打篮球、羽毛球、导引等,以汗出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于机体内气血调畅。
秋天主“收”,因此,感情要逐步收敛,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静”,保持心性平稳。
时至白露,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涌现一片肃杀的景象,在孩子的情志颐养上,处暑时节要看重收敛神气,使神态安宁,使感情安静,切忌感情大起大落,平常可多听一些柔柔的音乐、让孩子练习书法等安神定志的课外活动。
过了白露,人们随意马虎涌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便是范例的“秋燥”。
预防“秋燥”不只是成人的事情,孩子也要把稳,而最好的办法便是多吃一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觉得清爽舒适。
如:煮梨汤有清热降火、润肺去燥的功能;甘蔗有滋补清热的功效,用甘蔗煮水服用,对付虚热咳嗽和高热烦渴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浸染。此外,秋季应季的水果还有喷鼻香蕉、桔子、山楂、苹果等,都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
蔬菜的选择,也应以滋阴润燥的蔬菜为主,如莲藕、菠菜等。
在秋燥的时节,多喝各种各样的粥,对付防秋凉,抗秋燥,都有很好的效果,杂粮粥、红枣粥、紫薯粥、莲子银耳粥等等,都是不错的营养粥,给孩子喝一点,又好喝又随意马虎消化,对孩子的保健大有裨益。
祝愿在这个金黄色的俏丽秋日,每位家长和孩子都能过得康健、舒爽!
来源|综合新华社、上海发布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陵犯了您的合法权柄,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