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说话没有份量,就不要讲大道理去劝别人。
若何才叫做“说话有份量”呢?
至少要能理解对方,说话能说到对方心田上。
杜牧写给薛涛的一首诗,便是反面案例。
大唐女墨客薛涛走红往后,同期间的名流才子纷纭与她诗文酬唱。
晚唐大墨客杜牧,也想得到才女的青睐。
可关键是,人家薛涛比你杜牧要大30多岁呀,你在别人眼中便是一个没懂事的娃娃。
但杜牧不甘心,于是挖空心思地写了一首诗,想要宽慰薛涛。
而正是这首诗,惹恼了薛涛。
这是怎么回事呢?
秋日的鸟
我们来读一读杜牧这首《题白蘋洲》。
山鸟飞红带,亭薇拆紫花。
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
静处知生乐,喧中见去世夸。
无多珪组累,终不负烟霞。
一、先夸边幅很俏丽
1、山鸟飞红带,亭薇拆紫花。溪光初透彻,秋色正清华。红带,鸟名。
拆,同坼,这里指绽开的意思。
溪光,溪流的水色。
清华,清雅俏丽。
这四句话的字面意思是:红带鸟在山中飞,紫色的蔷薇花在亭中绽开;溪流的水色清澈透底,秋日的景致清雅俏丽。
前三句,分别从鸟、花和溪三个景物,描写了秋色的美好。
第四句,得出了一个结论:秋色清雅俏丽。
奇怪的是:秋日,不应该满目冷落么,诗人为什么要写秋色的美好呢?
实在这是借喻的手腕。
墨客把薛涛的边幅比喻成秋色,他想表达的意思是:虽然你已年迈,但是边幅仍旧清雅俏丽。
您看,这不是明摆的胡说嘛,杜牧都没有见过薛涛,他怎么敢说薛涛仍旧清雅俏丽?
这解释杜牧没有用心么?
不,这正表明了杜牧的良苦存心。
只不过他和薛涛太陌生了,以是只能按常情来猜度薛涛的心思。
贰心里想,薛涛这么大年纪了,该当特殊在乎自己的边幅,以是先夸一夸边幅。
接下来呢?
杜牧连续想,薛涛还该当觉得到很孤独。
如何才能减轻她的孤独感呢?
蔷薇花
二、再证明孤独也很好
2、静处知生乐,喧中见去世夸。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在安静的地方,才能知道“生”的乐趣;在繁盛热闹繁荣的环境中,反而随意马虎见到有人夸赞“去世”的好处。
杜牧为了能减轻薛涛心中的孤独,他强行找情由来证明孤独的好。
那么孤独,有什么好处呢?
可不便是“安静”么?
一个人待在安静的地方,没有世俗的烦恼多好。
但如果只说安静很好,又觉得说服力不足。
以是,杜牧又强行找到了“繁盛热闹繁荣的不好”:在繁盛热闹繁荣的地方,常常有人由于生活的烦恼对生活失落去信心。
这样,“安静的好”与“繁盛热闹繁荣的不好”,就形成了光鲜比拟。
这就很有说服力了:虽然你很孤独,但是安静啊,反而比繁盛热闹繁荣更好。
您看,正是由于强行找情由,才显示出杜牧非常存心。
他是至心希望薛涛过得更愉快一些。
夸完了边幅,又证明了孤独的好,杜牧还以为不足。
他又非常知心肠补了两句。
溪水
三、再拿自己做比较
3、无多珪组累,终不负烟霞。珪组,官爵。
烟霞,指山水美景。
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没有被官爵所累,总归不会辜负山水美景。
这两句是掏心窝的话。
杜牧正是被官爵所累,以是不能贰心里一贯不高兴。
他这是拿自己和薛涛做比较:你看,你不像我这样被官爵所累,你可以尽情地欣赏山水美景。
言外之意便是:你现在可比我好多啦!
假如一位朋友对你说这句话,会非常有份量。
为什么?
很大略,劝你的朋友,比你过得还糟糕,你还美意思连续伤心吗?
这是一种反衬的手腕,通过自己的不快意来反衬对方生活的美好。
您看,杜牧补充的这两句话,是非常知心的。
我们来回顾一下这首诗的行文脉络:
(1)墨客先用借喻的手腕,夸赞薛涛虽已年迈,但边幅依然俏丽;
(2)再用比拟的手腕,强行找情由,证明孤独也很好;
(3)结尾再用自己做比较,用自己的不快意来反衬薛涛生活的美好。
您以为这首诗写得怎么样?
我认为至情至理,杜牧是真用了心。
但这样的一首诗,怎么会惹恼薛涛呢?
水芙蓉
四、惹恼了薛涛
我们来看看薛涛的回答。
《酬杜舍人》
双鱼底事到侬家,
扑手新诗片片霞。
唱到白蘋洲畔曲,
芙蓉空老蜀江花。
这首诗比较大略,我直接翻译成口语:你干嘛要给我写信啊?我本来写了很美的新诗,正在拍手吟唱,结果看到你写的这破诗,顿时以为自己就像蜀江的芙蓉花一样孤独朽迈了。
言外之意便是:我本来没以为孤独朽迈,结果你这首诗反而让我有了这种觉得。
您说尴不尴尬?
杜牧本来想好心抚慰一下薛涛,结果薛涛反而以为这首诗是在故意撩起悲哀。
我猜想,杜牧收到薛涛的复书,该当很纳闷:为什么会涌现这种结果?
答案非常大略,由于杜牧根本不理解薛涛。
杜牧认为,薛涛会以为自己年迈色衰,而且会感到孤单。
实在别人薛涛过得挺好的,根本不用杜牧瞎操心。
您说,杜牧写这么一首诗,是不是自讨没趣?
这就叫言轻莫劝人,不理解别人,不能把话说到对方心田上,就不要瞎劝。
否则,就有可能像杜牧这么尴尬。
不过,杜牧这首诗确实是好诗,如果要抚慰心腹,您可以学一学呢。
站在墨客的角度来读诗,我是沉于古诗,欢迎关注我,我每天都会为您解读一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