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
“流光随意马虎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是宋末著名词人“竹山师长西席”蒋捷的代表作《一剪梅·舟过吴江》的千古名句,描述的是初夏时节,词人乘舟过吴江看到暮东风景时的生理感想熏染,排解伤春的愁闷感情以及异域流落思归的心情。
提到芭蕉,人们会急速浮现出芭蕉翠绿而高大的叶片,沁出一片凉意。芭蕉属植物是范例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在北方稀少看到,因此大多数人没有见过芭蕉的花。实在芭蕉的花很俊秀,个中有一种,便是红蕉,它的果实不能吃,但是作为不雅观赏植物却驰名久远。
红蕉是原生于我国的西南省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直立挺立,叶片黄绿,四季青翠,伸展波折,婆娑幽美,花苞鲜红艳丽,妩媚动人,花期持久,极富不雅观赏特色,可植于庭院墙角、窗前影壁、假山亭台或沼泽水榭,亦可盆栽不雅观赏。
红蕉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芭蕉科植物,相对付芭蕉,其艳丽的色彩和青翠的叶片形成光鲜比拟,令其脱颖而出,令人喜好,古人关于红蕉的诗词颇多,唐宋诗词里面就有上百首关于红蕉的诗词,我们撷拾几首,大略赏析。
《陪润州薛司空丹徒桂明府游招隐寺》
唐代:骆宾王
共寻招隐寺,初识戴颙家;
还依旧泉壑,应改昔云霞;
绿竹寒天笋,红蕉尾月花;
金绳倘留客,为系日光斜。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这首诗是骆宾王陪同润州(江苏镇江)太守丹徒桂一起寻访戴颙宅邸的诗作,戴颙,东晋著名艺术家戴逵次子,南北朝著名隐士,其宅邸后改为招隐寺,环境优雅,山石嶙峋,清泉汩汩,绿竹幽幽,红蕉红绿照映,物是人非,令人感叹不已,骆宾王看到后,留恋忘返,恨不得用金绳把太阳拉斜,这样就可以多勾留一日,其留恋之情可见一斑。个中“红蕉尾月花”是指唐人称红蕉为“尾月花”,红蕉正常花期是夏秋,如果景象适宜,在南方一年四季都可着花,因此尾月着花也很正常。
《种白莲》
唐代:白居易
吴中白藕洛中栽,
莫恋江南花
万里携归尔知否,
红蕉朱槿不将来。
这是墨客白居易关于红蕉的诗作之一,意思是把江苏的莲藕携带到洛阳家中栽培,然而景象较寒冷,因此花期滞后,白居易将之拟人化,调侃称之为“
《东亭闲望》
唐代:白居易
东亭尽日坐,谁伴寂寥身;
绿桂为佳客,红蕉当美人;
笑言虽不接,景况似相亲;
不作悠悠想,如何度晚春。
这是白居易的另一首关于红蕉的诗作,东亭原是唐德宗时已故相国关播位于长安的旧宅,白居易在贞元十九年(803年)被付与秘书省校书郎时租下并定居于此。该诗大意是:在东亭整天闲坐,孤独寂寥,然而可以把桂树看做高朋来访,红蕉当做美人相陪,虽然同其谈笑从来不会接话(也不可能),可是花木的样子非常可亲。若不这样想,如何度过晚年?这篇诗词赞颂桂花和红蕉,也反响出了墨客的寂寥之情,事实上当时墨客青春正盛,贞元十六年(800)才中进士,并于802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三十岁旁边,正是人生大好光阴。
《红蕉花》
唐代:李绅
红蕉花样炎方识,
瘴水溪边色最深;
叶满丛深殷似火,
不唯烧眼更烧心。
李绅是唐朝著名宰相墨客,和白居易元稹交好,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个中\公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劳。\公众妇幼皆知。这首红蕉花,墨客描述红蕉花归结便是一个字:“红”!
红蕉花红的炽烈,尤其因此漳水西边颜色最深,红的似火,红的亮眼,红的让人激情万分。
《江上送别》
唐代:皇甫松
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
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
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
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唐朝墨客皇甫松是天宝十五年的状元,10岁便能作文写诗,张九龄呼为小友。这首《江上送别》又叫《怨回纥歌》二首之一,大意是:江边饯别的宴席停息远征的船棹,期待潮信在扬帆远航;宴席上桃叶纷飞,杏花飘飘,弦管幽幽,催人伤悲;朋友驾船远去,鸥鸟高翔于楼阁之上,送别之人站在桥边尘土之里,离去令人伤感落泪,路旁的红蕉被江水打湿,就像红蕉也在落泪,也不愿意离去。这首诗感情朴拙,清新洒脱,把朋友之间的离去渲染的凄美而感伤。
关于红蕉的诗词还有很多,篇幅所限,难以逐一赏析,徜徉在唐诗宋词之中,是一种曼妙的享受,须要静心欣赏,有机会我们会再撷拾一些精美诗词,进行赏析点评,可惜鄙人才识浅薄,难以描述墨客的用词幽美以及感慨之情,只不过是尽力罢了,敬请诸位方家批评示正。
2018-5-3榆木斋